网络模型是区块链系统诸多性质的基石。这一系列的文章将就此展开话题,主要讨论不同的网络模型对共识协议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最基础的网络模型——同步模型。
译文:所有人都知道X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X,以及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X,就像是在拜占庭将军问题里的那样——这是个分布式数据处理中的经典的困难问题。
本系列详细地解释扩容和区块链不可能三角
为什么比特币 10 分钟出个块,每个块的大小 1 MB?
较为详尽的介绍了比特币的专业知识,非常适合入门者,了解到区块链是什么、如何运行。
我从一个计算机研究者的角度分享一下我对区块链的认识以及如何在这个领域展开研究,希望能对迷茫的同学有所帮助。
密码学很神秘?很高端?本文是密码学系列的第一篇:概述。带你一起来揭秘!
该系列文章:
[密码学系列 - 非对称加密]()
[密码学系列 - 签名]()
[密码学系列 - mimblewimble]()
种子是怎么一步步生成地址的?为何种子能管理那么多地址?为何能在不生成私钥的情况下直接派生出很多公钥?本文为您揭晓。
所有的区块链系统是否能抽象出一个最简抽象的模型?如果是,那么这个模型是怎样的?
共识算法是实现自主产权区块链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本文列出相对成熟的区块链共识算法开源实现,包括BFT共识、Raft共识、 Paxos共识、PoW共识等,可供希望开发自主产权区块链的团队参考学习。
本文主要讲解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共识机制
PBFT
算法和 Raft算法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在分布式环境下如何保持集群状态的一致性,简而言之就是一组服务,给定一组操作,最后得到一致的结果。
由于区块链技术众所周知的不可篡改的特性,很多人就将区块链作为一个数据库来使用,在传统项目进行区块链改造的过程中,将所有本来存入传统RDBMS(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全部改成存入区块链中,...
本文原计划要讲椭圆曲线中的爱德华曲线,鉴于很多朋友咨询sm2的问题,所以把sm2恢复公钥问题详细说一下,原理跟secp256k1曲线一样,没有什么新的内容,只是细节的变化。
本节主要讲了secp256k1的参数,点表示形式和由签名试图恢复公钥的原理
区块链三大主流技术:以太坊(Ethereum),超级账本(Hyperledger Fabric),科尔达(R3-Corda)简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