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 Token 的理解
Token 曾经有相当一段时间里被翻译为 “代币”,这其实把 Token 的作用范围缩小了,事实上除了数字货币外,还有很多其它可以代表某种权益的东西用 Token 来表示,比如常见的各种票、积分、合同、证书、点卡、证券、权限、资质等等。还有去年年底比较火的养猫游戏所交易的 ERC721 Token 等。 目前越来越主流的翻译是“通证”。代表一种 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 。 可流通有三个层面的含义
加密 是保证通证安全的核心,通过密码学保证相关权益的不可剥夺不可纂改。 数字权益证明 是该通证所存在的意义。这是通证的内在价值,它必须要代表某种可兑换的权利。
那么,这些传统的票据,积分啥的通证化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通证是使用权,股权,货币属性几个东西结合后经化学反应产生的新物种。 使用权 是说在生态中可以兑换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股权 是说通证持有者随着通证生态的发展和通证本身的升值,所具有的分行投票权 货币属性 这里说具有货币属性,但不是通用货币。是说通证在其 生态内部 可以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来使用。 以大家比较熟悉的以太坊为例:以太坊可以理解为世界计算机,使用权体现在拥有多少以太币就可以从矿工手里兑换多少的计算资源;而在以太坊的生态里,各种各样的应用和服务都需要使用以太币支付,体现为货币属性;随着生态越来越繁荣,大家对以太币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太币在二级市场价格越来越高,以太币持有者相当于得到了分红。将来以太坊升级为 POS 共识后,手里的以太币分红与投票的作用会更加明显。
通证持有者可以自由切换行使使用权、股权还是货币属性。 当我需要生态底层服务时,可以直接去兑换使用权。 不需要使用权,可以长期持有等待升值。 需要生态里第三方提供的其它服务时,可以行使货币职能去兑换。
通证是可编程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通证本身就可以自带规则。Code is law,我们不用事后追溯,而是一开始,就不得不按照智能合约里的规则执行价值转换。 传统的价值形态,无论人民币也好、平台的积分也好,其流通/交易等都是和规则区分开的。所以,合同归合同,钱归钱,钱本身无法附带合同。如果发生纠纷,也只能拿价值系统外部的合同或者规则再去争取相应的权益。这显然对于大规模协作而言,是会有相应的信用成本和行权成本的。
通证的确权是去中心化的 不管是股票、债券还是积分,要证明自己拥有,必须要到这些东西的发行方去确权。而创建通证的代码一旦发布,和代码团队基本已经剥离可以自运作了。
万物通证化的未来会不会到来呢?对于未来,我是乐观派。 这么多通证,会不会广告满天飞呢?我感觉现在微信群里发糖果广告的行为实在是太low了,未来正确的姿势应该是: 精准空投 。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