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珠·数链未来:香港回归28周年RWA革命赋能全球金融

来源:TechubNews7月1日Space内容整理:Peter_TechubNews2025年7月1日,值此香港回归28周年之际,由Web3Labs、TechubNews与金色财经联合主办的“东方之珠·数链未来:香港Web3新维度赋能全球金融”Spac

<!--StartFragment-->

<!--StartFragment-->

来源:Techub News 7月1日Space

内容整理:Peter_Techub News

<!--EndFragment-->

2025 年 7 月 1 日,值此香港回归 28 周年之际,由 Web 3 Labs、Techub News 与金色财经联合主办的“东方之珠·数链未来:香港 Web 3 新维度赋能全球金融”Space 活动于 19:30(UTC+8)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聚焦香港在 Web 3 与全球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围绕“RWA 革命--万亿级资产上链的香港”主题,汇聚行业专家,探讨现实世界资产(RWA)上链的机遇与挑战。主持人 Techub News 创始人 Alma 与华语 Web 3 主持人茄哥引领讨论,嘉宾包括 VDX 交易平台首席战略官 Paolo、木兰投资管理法律总监 Gilbert Ng、Uweb 校长于佳宁、RWA Group CEO Tony Fu,以及 KOL 声量团大表哥、钱钱钱小鱼和 Ohmann(张奥曼)。以下是本场 space 主持人与嘉宾之间探讨的核心分享

 

RWA 如何推动香港金融数字化转型(VDX 交易平台首席战略官 Paolo)

 

主持人 Alma 询问,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与监管框架结合,推动 RWA 上链,解决传统金融资产流动性和透明度问题,促进万亿级资产数字化转型?

 

VDX 交易平台首席战略官 Paolo从宏观视角分析,指出美国和香港的稳定币法案落地引发传统金融和中资券商布局虚拟资产热潮,反映虚拟资产合规化、机构化趋势。他将美国战略定位为“链上数字殖民”,通过稳定币和美债分销强化美元霸权,吸引全球资金形成马太效应;香港则定位为“链上通商口岸”,利用一国两制优势,作为大陆资产吸引外资的窗口,探索非美元化清结算方案。Paolo 强调,稳定币和 RWA 分别代表链上资金端和资产端的映射,香港通过 RWA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自主清结算网络建设,在全球金融创新中占据独特地位。

 

RWA 的法律合规性与机遇(木兰投资管理法律总监 Gilbert Ng)

 

主持人 Alma 询问,从法律视角看,香港 RWA 产业发展中哪些领域可行,哪些受限,存在哪些机遇及法律挑战?

 

木兰投资管理法律总监 Gilbert Ng(吴律师)指出,香港对虚拟资产的态度自 2017 年起从“洗钱”误解转向监管支持。RWA 发展的三大法律关注点包括:

  1. 传统金融机构偏好私有链以确保合规性;
  2. 托管需明确方案,满足证监会(SFC)要求;
  3. 交易记录需符合传统金融的链下“黄金标准”。房地产 RWA 因链下登记要求面临挑战,但通过租金收入基金化可规避限制;债券和基金因标准化更易获批。吴律师进一步明确,RWA 合规性取决于底层资产是否受《证券及期货条例》监管,比如现货黄金等非证券资产不是证券及期货条例监管底下的资产,合规门槛较可能比较低。香港二级市场潜力大,但基础设施不足,如果香港稳定币推出后能支持人民币国际化更能扩大市场。

 

Crypto Native 对香港 RWA 的看法(Ohmann)

 

主持人 Alma 询问 Crypto Native 从业者 Ohmann是否关注香港 RWA,是否会交易相关代币,以及对发展前景的看法。

 

Ohmann(张奥曼)表示,作为“币圈老韭菜”,他关注 RWA 概念,尤其在项目研究或 KOL 轮投资时,但对交易香港 RWA 代币持谨慎态度。他更倾向投资熟悉领域以提高胜率,因身处大陆,对香港房地产、艺术品等 RWA 资产了解有限,担心被“割韭菜”。他认可 RWA 通过代币化降低高价值资产投资门槛、提升流动性的优势,但个人投资需可靠引导。Ohmann 未明确评价香港 RWA 前景,但暗示其潜力需结合本地市场洞察和风险控制。

 

RWA 的目标用户群体

 

主持人 Alma 询问 RWA Group CEO Tony Fu,优质资产代币化后,RWA 的主要用户群体是谁?

 

RWA Group CEO Tony Fu 认为,RWA 成功需买盘支撑,其用户群体分两类:

 

  1. Crypto Native 投资者,曾在币圈获利,面对高币价难以翻倍,倾向通过 RWA 将收益配置到传统资产,保留加密形式以规避税务和监管复杂性;
  2. 传统金融高净值人士,可支配资金超千万港币,受经济低迷影响对传统投资谨慎,愿配置小比例资金到 RWA 以分散风险,追求潜在高回报。

 

这类用户可能首次接触加密货币,通过香港的稳定币和钱包参与 RWA 投资。Tony Fu 强调,香港 RWA 市场可连接加密与传统金融,推动优质资产代币化,吸引全球资金。

 

稳定币对 RWA 的推动作用及港股代币化前景

 

主持人 Alma 询问 Uweb 校长于佳宁,香港稳定币的机会在哪里,其对 RWA 发展的作用,以及港股是否可能效仿美股代币化。

 

Uweb 校长于佳宁指出,2025 年 8 月 1 日实施的《稳定币监管条例》标志全球首个法币稳定币监管框架,定位稳定币为支付结算工具,引发市场热议。香港可发行美元或港元稳定币,但美元稳定币因流动性强更具吸引力,尽管美国监管成熟使其牌照更具竞争力。稳定币为 RWA 提供高效跨境支付支持,RWA 发展分三阶段:货币代币化(稳定币)、债券/商品代币化、股票代币化。美国通过美股代币化(如 Robinhood 永续合约)领先,港股代币化受港交所专营权限制难以实现。于佳宁认为,香港需加速创新,探索 REIT、ABS 代币化,利用一国两制优势吸引跨境资产,但需警惕美国竞争压力。

 

稳定币对 RWA 合规发行的意义

 

主持人 Alma 询问 KOL 钱钱钱小鱼,香港《稳定币监管条例》对 RWA 资产上链及合规发行的意义,以及对稳定币类型的看法。

 

小鱼认为,香港稳定币条例从监管和合规层面推动 RWA 发展。监管上,发行方需获 HKMA 牌照并设立本地实体,储备资产需高流动性(如债券、港币)并交由持牌信托托管,确保透明度和安全性。合规上,稳定币将 RWA 结算周期缩短至秒级,跨链交易免受价值波动风险,资产可验证、可追踪,符合央行标准,便于审计和税务计算。小鱼强调,稳定币为 RWA 提供高效、透明的交易环境,促进数字资产发行和流通。她未明确偏好美元或港元稳定币,但强调资产质量和合规性是关键。

 

RWA 在香港 Web 3 生态中的作用与优势发挥

 

主持人 Alma 询问 KOL 大表哥,RWA 在香港 Web 3 生态中的意义,以及香港如何利用优势推动 RWA 发展。

 

大表哥对 RWA(现实世界资产)概念持谨慎态度,认为其目前更多是炒作,存在较多弊端,尤其在国内和香港,相关诈骗案例显著增加。他查阅数据发现,香港举报诈骗的案件同比大幅增长。尽管如此,他认为 RWA 结合实际资产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在香港“一国两制”政策及近年虚拟货币合规立法背景下,香港吸引了众多加密项目和国际资源,成为淘金热土。然而,他指出当前监管尚不透明,诈骗问题突出,但这也是行业的红利期。只要监管未完全明确,模糊地带为从业者提供了盈利空间。他建议香港若能领先美国制定清晰监管框架,将吸引更多资金从西方流入东方,否则可能沦为“追风者”,政策看似热闹却成效有限。大表哥强调对国家区块链发展的信心,相信东方大国将在该领域日益强大。

 

Alma 对大表哥的发言表示认同,认为其分析了行业乱象并提出实在问题。她特别提到 Marco 作为香港持牌 RO(149 号牌及首张 9 号牌)的资深人士,想了解他对香港在 RWA(现实世界资产)及 Web 3 建设中的角色和优势的看法,尤其是在推动 RWA 及如何避免“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的情况。

 

Solowin Web 3 Partne Marco对香港推动 RWA(现实世界资产)及 Web 3 建设表示肯定,认为香港虽在监管立法上起步较美国慢,但已通过稳定币发牌制度展现积极进展。他指出,香港的目标是将传统金融资产代币化,通过区块链技术提升交易效率与顺畅性,特别是在一级市场发行金融产品,配合稳定币发展,打开国际市场销售渠道,重点面向海外而非国内市场。香港证监会基于现有证券法框架,已为代币化金融产品提供合规支持,未来有望通过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进一步打通国内资产的国际化交易。Marco 强调,RWA 市场需先完善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才能逐步发展。尽管监管和流动性等问题仍需时间解决,但通过代币化,香港可实现金融产品多元化销售,增强全球竞争力。

 

香港稳定币新规与 RWA 赛道:打造全球支付新基建

 

在本期 Space 第二个主题由金色财经 Tina 主持,嘉宾包括 HashKey Chain BD 负责人 Ellie、上海麦昆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刘红林律师、Solowin Web 3 Partner Marco、大树财经依依 Elma 及大表哥,围绕“稳定币赛道——香港的全球支付新基建”展开热烈讨论。香港稳定币新规以 100%储备和明确发牌机制为核心,显著提升监管清晰度,吸引传统金融机构入场。Ellie 指出,新规降低监管不确定性,增强市场信任,助力跨境支付、DeFi 和 RWA 市场拓展,但高合规成本(2500 万资本金、本地化运营)限制中小机构参与。依依 Elma 强调,2024 年 Q 2 全球稳定币转账量达 4 万亿美元,香港可借金融枢纽优势吸引银行及互联网企业,惟短期受市场规模及美元稳定币主导制约。Marco 透露,京东、蚂蚁金服、渣打银行等巨头已入监管沙盒,瞄准 30-60 万亿美元 B 2 B 电商支付赛道,挑战传统 Swift 系统。大表哥持谨慎态度,认为万亿级增量资金短期难实现,建议关注比特币并保持独立判断。

 

RWA 与稳定币相辅相成,合规与生态多元化成关键

 

稳定币新规推动 RWA 赛道加速,嘉宾们认为两者相辅相成,奠定香港全球支付新基建基础。依依 Elma 指出,稳定币为 RWA 提供高效结算,缩短融资周期(如中银香港 CNH 稳定币试点从 7 天降至 4 小时),高盛预测 10 亿美元稳定币增长带动 3.2 亿美元 RWA 上链,2030 年市场或达 16 万亿美元。Ellie 强调,RWA 吸引场外资金,贝莱德等机构入场形成滚雪球效应,稳定币降低合规成本,增强交易可行性。刘红林律师警示,跨境监管协作是最大挑战,公链上稳定币流转需应对多国执法要求,资产冻结操作复杂。关于未来主导因素,大表哥认为牌照仅为门槛,香港需在全球区块链中脱颖而出;刘红林律师主张差异化盈利模式(如京东 B 2 B 场景)更关键;Ellie 强调发牌竞争赋予先发优势,生态多元化(如链上/链下场景拓展)决定盈利能力。香港需克服技术与监管磨合,借助“一国两制”优势,打造稳定币与 RWA 融合的全球金融新生态。

 

香港乘 Web 3 东风,铸就全球金融新未来

 

值此香港回归 28 周年之际,本次“东方之珠·数链未来”Space 活动汇聚行业智慧,深入探讨香港在稳定币与 RWA 赛道的全球金融创新潜力。香港凭借稳定币新规的清晰监管框架和“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吸引京东、蚂蚁金服等巨头入局,瞄准万亿级跨境支付与资产代币化市场,挑战美元主导的金融格局。嘉宾们一致认为,稳定币与 RWA 相辅相成,为传统金融注入高效、透明的链上生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与全球资金流动。然而,高合规成本、跨境监管复杂性及市场培育周期仍需突破。香港若能加速立法创新、完善基础设施并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将在 Web 3 浪潮中从“追风者”转型为“造风者”,以东方之珠的璀璨光芒,引领全球金融数字化转型新篇章,书写数链未来的壮丽蓝图。

\

<!--EndFragment-->

  • 原创
  • 学分: 0
  • 分类: Solana
  • 标签:
点赞 0
收藏 0
分享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TechubNews
TechubNews
基於人工智能的信息聚合交互式社交資訊流媒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