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算盘的类比,解释了比特币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LN)的支付通道和交易原理,帮助读者理解LN的双向性、所有权和固定性特征,以及如何通过多跳交易实现跨通道支付。
文章讨论了Neutrino钱包对用户自主权的潜在威胁,作者认为使用SPV钱包会增加矿工对用户的控制,从而削弱用户的自主权。
本文分析了比特币在市场中的真实主导地位,引入新的度量标准——成交量加权市值(Volume-Weighted Cap),得出比特币市场主导率超过80%的结论。同时,作者批评了传统市值计算方法,认为其容易受到操控,并深入探讨了市场的帕累托分布特性与流动性之间的关系。
文章讨论了Neutrino协议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其在比特币轻客户端中的应用及其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尤其是对矿工信任的依赖问题。作者指出,虽然Neutrino在隐私和轻钱包开发方面有优势,但其长期对比特币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不利。
文章介绍了Breez项目,这是一个利用闪电网络实现比特币快速支付的项目。Breez通过提供简洁的用户体验和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旨在将比特币转变为日常商业中广泛使用的功能货币。文章详细介绍了Breez的工作原理、技术架构以及与交易平台的集成。
BlueWallet 发布了支持闪电网络的移动钱包 LndHub,该工具通过开源后端简化了闪电网络的使用,用户无需自行运行节点即可进行闪电支付,提高了使用便捷性,但也存在资金托管和网络中心化的问题。
文章介绍了比特币区块链上的隐蔽日志合同(Discreet Log Contracts, DLCs),解释了其工作原理、使用案例及潜在应用,并讨论了当前的技术限制和改进方向。
2008年10月中本聪Nakamoto发表了“比特币:对等电子现金系统”论文。 截至2017年5月,中本拥有约100万比特币。截至2017年12月,估计价值为150亿美元。
关于比特币扩容的争论:背景,方案与未来
接触区块链的同学,多少都听说过拜占庭将军问题,经常看到或听到某某区块链使用某某算法解决了拜占庭将军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拜占庭将军问题呢?
比特币没有中心机构,几乎所有的完整节点都有一份公共总帐本,那么大家如何达成共识:确认哪一份才是公认权威的总账本呢?
大家都有转过账,每笔交易是这样的:张三账上减¥200,李四账上加¥200。 在比特币区块链中,交易不是这么简单,交易实际是通过脚本来完成,以承载更多的功能个,这也是为什么比特币被称为是一种“可编程的货币”。 本文就来分析一下交易是如何实现可编程的。
在比特币网络中,不是每个节点都有能力储存完整的区块链数据,受限于存储空间的的限制,很多节点是以SPV(Simplified Payment Verification简单支付验证)钱包接入比特币网络,通过简单支付验证可以在不必存储完整区块链下对交易进行验证,本文将分析区块结构Merkle树及如何进行交易验证。
比特币采用了基于互联网的点对点(P2P:peer-to-peer)分布式网络架构。 比特币网络可以认为是按照比特币P2P协议运行的一系列节点的集合。 本文来分析下比特币网络,了解它跟传统中心化网络的区别,以及比特币网络是如何发现相邻节点的。
在区块链记账原理一篇,我们了解到记账是把交易记录、交易时间、账本序号、上一个Hash值等信息计算Hash打包的过程。 我们知道所有的计算和存贮是需要消耗计算机资源的,既然要付出成本,那节点为什么还要参与记账呢?在中本聪(比特币之父)的设计里,完成记账的节点可以获得系统给与的一定数量的比特币奖励,这个奖励的过程也就是比特币的发行过程,因此大家形象的把记账称为“挖矿”,本文将详细讨论这个过程。
比特币系统是如何确定某个账户的比特币是属于谁的?谁可以支付这个账户比特币?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还不是很明白,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区块链(1.0)是一个基于密码学安全的分布式账本,是一个方便验证,不可篡改的账本。 通常认为与智能合约相结合的区块链为区块链2.0, 如以太坊是典型的区块链2.0 很多人只了解过比特币,不知道区块链,比特币实际是一个使用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只是比特币当前太热,把区块链技术的光芒给掩盖了。区块链才是未来,期望各位开发人员少关心币价,多关心技术。 本文将讲解区块链1.0技术是如何实现的。
对于比特币也许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理解。本文作为入门篇(写给完全没有了解过比特币概念的新手,老手可忽略),我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介绍比特币。 到底什么是比特币,它到底是怎么运行的呢。
本文主要介绍Bitcoin的第一个代币——Namecoin。
ViaBTC宣布在即将到来的比特币用户激活硬分叉(UAHF)中,将支持比特币ABC方案,并推出新的BCC挖矿池、云挖矿合约以及BCC/CNY交易对,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扫一扫 - 使用登链小程序
186 篇文章,1501 学分
48 篇文章,193 学分
7 篇文章,165 学分
4 篇文章,155 学分
103 篇文章,146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