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释了Web 3的概念及其与传统互联网的区别,强调了去中心化、用户对身份和数据的控制以及互联网原生货币的重要性。文章还探讨了Web 3的三大趋势及其潜在影响。
由共同标准和新工程解锁的网络效应。
👉 对帮助构建 Web 3 基础设施感兴趣吗? L4 正在积极招聘 。
互联网再次在变化。
在过去的十年中,基于互联网的服务趋向于中心化。如今,少数几家公司控制着我们用来搜索信息、存储个人数据、管理在线身份以及公共和私人交流的平台。
与此同时,似乎无关的技术在科技行业的边缘被开发出来,从加密消息到数字货币。在这个松散的社区中,“web 3”已经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术语,代表着一个新的、更好的互联网的愿景。 这是一个支付和货币本地数字化、“去中心化”的应用与中心化应用竞争,并且用户对他们的身份和数据有更多控制权的互联网。
然而,我们往往难以清晰地表述这一切意味着什么。“web 3”与互联网的前几个时代有何不同?“去中心化”是什么,为什么重要?这些新技术如何实际使用? 我们花了多年时间构建 基础设施以使区块链更具可扩展性 —— 但谁将实际使用这些基础设施,目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任何人都应关心这些?
本文试图用清晰、简单的术语解释 web 3 的愿景。 我们讨论构成 web 3 的众多项目背后的核心思想,并调查三个关键趋势。
本文不是对未来的预测。 未来并不是固定的: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以获得我们想要的世界。本文的重点是描述一个可能的未来,一个值得建设的有吸引力的未来,以及一个足够清晰的未来,以便我们知道首先应朝哪个方向前进。
互联网曾经历重大的世代变迁。这些变迁扩展了互联网的性能、特性和规模。我们从纯文本网站发展到了视频流。从静态网页发展到了通过浏览器提供的全功能应用。我们从邮件列表转变为推动现代政治和文化的全球社交网络。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对少数几家大型公司的依赖与日俱增。Google 建造了最快、最方便的搜索引擎,获得了 控制 74% 的搜索流量。Facebook 建造了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并获得了对 22 亿人在线身份的控制。
Web 3 和以前世代的变迁 不同。其核心在于,web 3 并不是关于速度、性能或便利性。事实上,许多 web 3 应用程序在今天的表现上,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比现有产品更慢、更不便。
相反,web 3 是关于权力的。 它关乎谁对我们每天使用的技术和应用程序拥有 控制权。 它旨在打破过去十年网络构建的动态:便利和控制之间的权衡。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一动态,以至于它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使用互联网意味着受到监控,当然拥有社交媒体账户意味着我的个人数据会被出售给广告商或 更糟。还有什么办法呢?
Web 3 否定了这种前提。 我们完全可以享受互联网的好处,而不必将大部分权力交给少数公司。 上述动态不是宇宙的铁律,而是当时技术的结果以及我们在过程中的选择。
“Web 3” 是一个建立不同技术并做出更好选择的运动。我们并不试图 取代 网络,而是保留我们喜欢的部分,同时改变其基础结构——一次改革,而不是革命。
其中的项目可能看似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Web 3 是一组重构互联网控制权的技术。 这些技术涵盖了金融项目(加密货币)、基本通信技术(端到端加密消息)、大众消费用例(开放社交网络和 p2p 市场)以及关键的互联网基础设施( 去中心化 DNS)。
Web 3 包含的不仅仅是加密货币、区块链和其他 加密经济设计 的产品。它涵盖了任何有助于改革集中互联网并让用户重新掌控数字生活的技术。然而,我们认为这些技术是当前 web 3 运动中最重要的贡献者,因此在本文中重点关注它们。
在本文中,我们调查了三个趋势,并讨论这些趋势可能如何演变:
需要记住的是,这些都属于推测性内容。不可避免的是,web 3 会包括我们无法预见的技术和应用,而我们在下面讨论的内容将与我们今天的想象大相径庭。
在 web 3 中,货币是互联网的本地特征。
在过去,互联网只是传统金融系统的一个门户。而加密货币则根本是数字化的——发送交易不需要与任何离线系统交互,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发送一条消息不就行了。我们即将生活在一个“钱”只是互联网 所能做的事情 的世界里:
加密货币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中本聪 发明了一种方法,可以支持货币和支付网络,而不将控制权交给任何中心化公司。比特币是 去中心化 的,因为它是由各种参与者控制的,从大型矿业公司到独立节点运营商,再到核心协议开发者。他们都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施加影响,但没有任何单一参与者拥有对网络的独占权力。
“去中心化”已成为 web 3 的核心概念。 然而,通常它更像是口号,而不是确切的技术描述。去中心化可能指的是巨大范围的可能性。如果一个平台由 20 个实体控制,那它是“去中心化”的吗?100 个?10,000 个?我们究竟在考虑什么 种类 的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并不是一个二元状态——它是一个可能性谱系上的方向。说某个系统应该是“去中心化”的,就像告诉工程师桥梁应该是“巨大”的一样。 毫无疑问,但就其本身而言,这不是非常有用的信息——我们还需要知道你想跨越什么河流,以及你需要承载的负载。
Web 3 的重点不是所有系统必须尽可能去中心化,而是我们能够以新方式探索合理的去中心化程度。 有用或必要的去中心化 程度 将取决于应用。比特币便是这样的例子:它去中心化到一定程度,交易很难被审查,并且改变货币的基本参数将是非常困难的,即固定货币总量的通缩货币政策。其他人则尝试创建带有其他特点的类似全球货币,利用去中心化的优势,例如试图解决波动性问题的稳定币,如 Dai。
由于比特币是第一个,通常被当作唯一可能的加密货币设计。因此,“加密货币”便成为与某种特定政治观念的同义词,例如通缩货币的美德。
重要的是,要理解数字货币有很多可能的设计,可能服务于不同的目的。比特币爱好者认为,加密货币的目的在于使人们可以选择爱好者所支持的货币政策,其优越性显而易见。而一种更谦虚的解释是,加密货币的创新在于人们可以选择 任何他们选择的货币政策,无论是什么。只需要有互联网连接和一部手机。
当今互联网的产品和服务倾向于由个人公司生产和控制。如果你使用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几乎可以肯定有一个法律实体在某处控制它。该公司负责雇佣工作工作人员,决定哪些功能优先,控制托管应用程序数据的服务器,并最终决定推送到产品的代码。
Web 3 的承诺是,我们可能会有其他选择。也许我们可以构建不被任何单一公司控制的产品和服务,但仍然与它们的中心化等价物具有相当的实用性。正如比特币一样,这些产品将是“去中心化”的,但去中心化的理由以及它所提供的好处可能截然不同。
想象一下,一个“去中心化的出版平台”会是什么样子。 这将是一种社交平台,比如 Twitter 或 Medium,允许用户分享内容、评论内容,以及为他们喜欢的内容进行“投票”。
该平台配备了内置机制,以鼓励用户贡献。用户不仅可以“点赞”帖子,也可以发送小额支付,或为他们想要支持的内容创作者设置定期支付。最优质的 Twitter 帐号或 Medium 作家将直接在平台上获得报酬,而不必想办法通过某种间接方式来从庞大的关注者中获利。 即便每个赞只有几分钱,也仍然是对 YouTube 等集中平台的改进,因为在集中平台上,创作者每百万次观看 仅能赚取几千美元。 在我们的去中心化平台上,没有中心实体可以从用户彼此支付的钱中获得大量提成。该平台甚至可以利用 通货膨胀资金 创造一个奖励池,分配给每天表现最好的帖子。
支配我们去中心化服务的核心规则是在开源协议中定义的。用户通过他们选择的客户端软件与该协议 交互。换句话说,将会有多种应用程序,均由不同开发者制作,但都连接到同一社交网络。这些客户端可能提供不同的特性,但都遵循相同的共享协议,类似于电子邮件客户端都使用相同标准来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方式。
用户可以使用他们选择的任何客户端,客户端可以实施不同的功能或提供第三方服务。因为我们是在去中心化协议之上进行构建,客户端开发者无需 向任何中央公司请求许可,并且他们可以 在没有担心将来他们的 API 访问权被撤销的情况下,构建他们的产品。 用户无需等着 Twitter 增加反垃圾邮件或反骚扰功能,他们只需使用提供这些功能的客户端。基于开放协议的服务生态系统将在上面增长,使用户能够做他们今天在 Twitter 上可以完成的事情,甚至更多。
这说明了去中心化平台的一个被低估的好处:可持续的第三方服务生态系统。 应用程序开发者可以在去中心化协议之上构建有用的产品,而无需担心他们的 API 接入随时被关闭,因为没有任何公司可以关闭它。该平台可以保持中立,意味着更多的开发者将投入时间和金钱在其上建设业务。 Chris Dixon 的 去中心化是什么重要 深入探讨了这个论点。
当然,我们仍然会使用中心化公司创建的产品和服务。 但这些公司将能够限制他们对产品的 控制类型,将更多的控制权放在用户手中。
这在加密消息应用程序中已有所体现,该类产品如 Signal(由 Open Whisper Systems 开发)从未见过或持有任何客户通信。通过将他们的应用程序设计为端到端加密,他们故意 限制了对用户的控制。
早期的互联网初创企业致力于“不做恶”的理想,而 web 3 公司则更进一步,努力确保他们 无法 做恶——至少就特定的恶而言。 Web 3 包含允许开发者 限制 他们对客户的控制的技术,通过拒绝在一开始就拥有某些权力。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信任中心化公司,但这意味着我们可以 少一些 信任。
在 web 3 中,用户将对他们的身份和数据拥有更多的控制权。
今天,我们在线身份的绝大多数归其他方所有,例如 Gmail 地址或 Facebook 账户。Web 3 正在为个人控制在线身份铺平道路。
部分原因是为加密货币建设的基础设施。持有加密货币需要保管私钥,数百万用户使用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应用。但同样的技术可以让人们管理 任何 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包括个人身份。 我们把这些应用称为“钱包”绝非偶然——在未来,它们将不仅存放你的钱,还会存放你的身份证明。
与此同时,web 3 将使用户能够保留对其数据的控制。首先,因为用户将有选择使用 自己的 身份,而不是第三方提供的身份,从而限制例如 Facebook 等身份提供者收集用户数据的机会。其次,由于去中心化服务的出现,在某些情况下,不会有中央公司处于收集、存储和出售你的个人数据的位置,当你使用社交媒体、租公寓或打车回家时。 总体而言,我们使用互联网的更多部分将通过不收集关于我们的数据的个平台和系统进行。
最后,web 3 技术提供的新能力——控制我们的身份和数据,以及全球支付网络的可用性——将使个体用户更容易捕捉价值,而这些价值正是社交媒体公司因此转变为亿美元企业。
这些公司收集你的数据因为它很有价值。在 web 3 中, 用户却让他们捕获这些价值。 如果你想出售关于你个人浏览习惯的数据,你将能够直接这样做——但赚到钱的是你,而不是 Facebook。当我们实验新的数字资产所有权机制时,个人用户将拥有真正的 拥有 技术的一部分的全新方式——这个机会目前只对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和认证投资者可用。
Web 3 不是必然的。上述对 潜在 未来的描述面临许多障碍,其中一些可能永远无法克服。Web 3 中的一些“开放问题”包括:
即便在这种不确定性中,web 3 仍然是一个值得追求的未来愿景。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爱好者确实因过度专注于技术而受到合理批评,而不是相关问题。 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本身并不是目的:它们的价值在于它们能够解决问题。web 3 的愿景是有帮助的,因为它使我们转向那个问题:互联网过于集中,需要重新开放。
专注于 web 3 的愿景而不是任何特定技术,也帮助我们走出加密货币领域定义的党派政治。Web 3 不关心谁的平台会被用——关注的是 技术实际能做什么 和 为人们解决什么问题。
以太坊或比特币可能会失败,但如果它们失败了,web 3 的愿景并不会消失。 我们只需使用过去8年中发展起来的经验优势,构建更好版本的这些系统—— 加密经济学——并继续建设。
Web 3 不会成为一个乌托邦,我们不应自欺欺人地认为它会这样。如果有什么的话,过去20年应该教会我们科技并非万灵药,并且在互联网上同样存在着人类面对的各种问题。政治、权力和控制并没有随着网络的出现而消失,它们只是包装成了不同的形式。web 3 的承诺在于这一次,权力和控制的约束是设计要求,而不是事后见意。 我们有第二次机会去构建互联网,让它成为应有的样子,而我们可能没有第三次机会——让我们充分利用它。
想帮助建设这个未来? L4 正在积极招聘。如果你有兴趣加入团队,请通过 careers@l4v.io 给我们发信息。
— Josh Stark , Panashe Mahachi , and Liam Horne
- 原文链接: medium.com/l4-media/maki...
- 登链社区 AI 助手,为大家转译优秀英文文章,如有翻译不通的地方,还请包涵~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