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销毁问题集
我们经常会在业内的新闻报道中看到某某代币又进行了销毁的消息。那么,什么是代币销毁呢?代币是如何被销毁的呢?销毁使用的黑洞地址又是什么呢?被销毁后的代币还能被找回吗?代币为什么要进行销毁呢?今天,我们就来试着回答这些问题。
代币销毁(Coin Burning),就是将代币从流通中永久性去除。换句话说,被销毁的代币相当于被永久性冻结,再也无法流入市场。
那么,如何实现代币销毁呢?最常见的方法是将代币打入黑洞地址。黑洞地址(Eater Address)是指丢了私钥,或是无法确定其私钥的地址,这些地址就像黑洞一样,只进不出,任何 Token 打到黑洞地址里就几乎不可能再转出来进入市场流通了。
以下是比较有名的比特币、以太坊黑洞地址:
注:黑洞地址与具体网络无关,在以太坊系的公链节点【例如:BSC、HECO、OK等】中,任何已知的无人知晓私钥的地址都可以是黑洞地址,如:
6.IOST链黑洞地址:
截止今天,上面提到的比特币黑洞地址里有约 13.2BTC,以太坊黑洞地址里有约 7780ETH。
看到这么多币,不知道你有没有心动?有人或许会问,我可以破解从而“偷”出里面的币吗?
我们知道,私钥生成公钥,公钥生成地址,但地址是无法反推出私钥的。要想“偷”,就只能暴力破解,即拿私钥一个一个地试。在《比特币的安全性到底有多高》一文中,白话区块链介绍过暴力破解的难度:
在比一个地球的沙子数量还要多「10的37次方」倍的比特币私钥集里,一个一个地试,破解出某个地址对应的私钥,简直比大海捞针还难。
这就是为什么上文提到任何 Token 打到黑洞地址里就几乎不可能再转出来进入市场流通了。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代币销毁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项目采用的是 PoB 共识机制。PoB(Proof of Burn),燃烧证明机制,即通过销毁加密货币来证明用户对网络的投入,从而获得“挖矿”以及验证交易的权利。燃烧(销毁)得越多,拥有的(虚拟)算力就越大。
2、减少流通量,从而提高 Token 价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减少,价格会上升。某些项目会通过销毁代币的方式,减少市场上的流通量,从而给代币增加价值,比如币安、火币都会定期销毁一部分平台币。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可能会进行代币销毁,比如说用户误操作或是有意将代币打入黑洞地址,或是某些项目智能合约默认的 Gas 燃烧地址等等。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