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Money Network 是一个旨在弥合传统金融(TradFi)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之间差距的平台,通过将现实世界资产(RWA)集成到数字生态系统中,为更具包容性的金融未来铺平道路。它通过模块化区块链和与Solana的集成,专注于合规性、安全性和可访问性,旨在推动DeFi 2.0的发展,并吸引机构投资。
Rome Protocol 是一个互操作性框架,旨在连接 Solana 和 Ethereum 网络,通过将 Solana 模块化,使其能够与以太坊及其他区块链协同工作,从而利用 Solana 的速度和可扩展性以及以太坊的 DeFi 框架和开发者社区,Rome 旨在解决 DeFi 流动性孤立、可扩展性问题和跨链开发复杂性等挑战,实现更集成、可扩展和高效的多链生态系统。
Nautilus Chain是由 Zebec 基金会创建的 L3 模块化链,旨在加速 Web3 的普及。它通过模块化架构,允许开发者根据需求定制执行、结算和数据可用性层。Nautilus 链具有高 TPS,可以支持实时支付等新型应用,并已吸引了 70 多个项目部署。
本文总结了在巴黎举行的 2023 年模块化峰会,该峰会由 Celestia 和 Maven11 主办,汇集了来自全球的模块化主义者,讨论模块化区块链的未来。
本文深入探讨了Rollups-as-a-Service(RaaS)的兴起及其如何推动应用专用模块化区块链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 Taiko 实现多重证明的方法,旨在通过多客户端和多 SNARKs 保证系统的安全性。Taiko 的多重证明架构具有模块化和开放性,通过与 Powdr Labs 和 Risc Zero 等项目的合作,实现交叉编译和灵活的 ZKP 实现,从而推动 ZK 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本文介绍了模块化区块链和单体区块链的概念及其区别。模块化区块链专注于处理特定任务,并将其他任务外包给其他层,而单体区块链则在同一层处理所有任务。文章详细解释了共识、执行、数据可用性和结算等区块链的核心任务,并探讨了以太坊向模块化框架过渡的方式,最后对比了两种架构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场景。
相比单一型区块链,我们拥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链和层
我们都知道区块链慢的主要原因是所有节点都需要对交易进行全量冗余(计算和存储),随着大家对于区块链理解的加深,我们可以对整个区块链系统做一个功能上的大体划分,以前叫P2P网络和密码学层,共识层,存储层,执行层,rpc接口层,这个时候还仅仅是对区块链系统做一个架构上的划分而已,一开始想到的提高TPS方案
以太坊核心层是否应该封装应用层的更多需求,是社区从16年就在讨论的经典dilemma。其实面对变化与发展,相较于“封装”,“拓展”也许是更好的思路,以模块化的方式,把更多灵活性与空间交还给开发者。
本文介绍了Rhinestone团队在WalletConnect Hacks 2中构建的跨链状态同步和资产花费原型,旨在为模块化智能账户提供理想的跨链体验。
本文讨论了Safe智能合约架构中,是否应该使用Diamond Proxy模式。
本文探讨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数百万条区块链的前景,并详细阐述了模块化区块链技术的出现、高度可配置的链,以及将为不同应用程序提供专属链的潜力。文章结构清晰,涵盖了区块链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并用案例分析加强观点,显示出未来去中心化应用和区块链技术的融合趋势。
Gelato 宣布与 Connext 合作,为 L2 链带来模块化互操作性。通过此次合作,Gelato RaaS 平台上的 L2 链将能够利用 Connext 的模块化互操作性,实现跨链通信。Connext 的模块化桥设计分解了桥的功能,从而实现定制的跨链通信路径,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最小化信任。
Safe 现在兼容 ERC-7579。可以在 Safe 和任何其他 7579 智能账户上构建,同时访问不断增长的 ERC-7579 模块、工具和服务生态系统。Safe7579 适配器是 Safe 和基于 ERC-7579 账户构建的智能账户应用市场之间的互操作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