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介绍
本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共识机制是解决分布式系统中的拜占庭将军问题,以及分析了以太坊中的共识机制一般包括最长链选择和一种sybil抗性机制(pow或pos)。重点分析了pow和pos的流程以及设计思想。后续将开始重点讨论智能合约的部分。
安全模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假设(assumption)和保证(guarantee)。如果用作输入的假设成立,则安全模型输出的保证也应成立。本文深入探索比特币为其全节点运营者提供的安全模型,比特币是如何做到信任需求最小化的
Altair 的预发布已出炉
它依靠自己尝试形成的历史来执行惩罚
区块链节点使用共识引擎来达成区块链状态一致性。本文涉及区块链系统的共识基础知识,共识如何与substrate framework中的runtime进行交互,以及共识引擎是如何在framework中存在的。
[Istanbul BFT](https://github.com/ethereum/EIPs/issues/650)作为BFT类算法的一种已经有过在以太坊上的实践。
区块链三大主流技术:以太坊(Ethereum),超级账本(Hyperledger Fabric),科尔达(R3-Corda)简单分析
找遍中文资料,没有哪篇文章能对以太坊工作量证明有一个全面的介绍。对于没有把数学学会的同学来说,如果希望从算法层了解以太坊的工作量证明是非常困难的。一本黄皮书会难倒一大批吃瓜群众。因此,本文将试图使用图文和尽量简单的数学来解释以太坊挖矿工作量证明,包括以太坊是如何对抗ASIC1、如何动态调整挖矿难度、如何校验挖矿正确性的。
来说说链下技术以及区块链的安全性问题。
终于,我们越过了“可扩展”技术的“泥淖”,来到了看起来非常美好的无限扩展技术。
既然决心要扩大知名度,那么免不了要偶尔蹭蹭热点,恰好我之前就已经给很多人说过Hotstuff,同时正好也在之前的专栏里介绍过BFT,所以正好可以顺理成章地讲一下LibraBFT。
上次我们讲到,比特币带来了一个新思路——用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原理约束节点,让他们不会作恶,于是整个问题重新回到了异步普通容错问题的轨道,于是整个问题的消息复杂度回到了O(N),即,可扩展。关于扩展性问题我们到以后的文章里再深入说,在这里我们只说它和O(N^2)消息复杂度的传统容错算法,例如PBFT,的最大区别。
我管拜占庭容错诞生直到比特币诞生这段时间内的所有BFT算法,包括像是后来诞生的但是还未受到比特币和区块链影响的BFT算法叫做传统BFT算法。这类算法包括著名的PBFT,也包括之前的不那么practical的BFT,和后PBFT时代中提出了“投机型”BFT的Zyzzyva。这类BFT算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他们并没有把区块链当做主要的应用场景(废话)。然后这类BFT算法我们又可以拿PBFT和Zyzzyva分成三个阶段。
译文:所有人都知道X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X,以及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X,就像是在拜占庭将军问题里的那样——这是个分布式数据处理中的经典的困难问题。
系列四 — 区块链中的BFT及HotStuff BFT(Libra BFT)分析
1542 回答,1589赞同
4 回答,246赞同
0 回答,97赞同
15 回答,62赞同
0 回答,58赞同
0 回答,57赞同
0 回答,53赞同
4 回答,32赞同
1 回答,26赞同
1 回答,14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