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 HotStuff 理解和思考

  • 飞仔
  • 更新于 2024-07-30 09:21
  • 阅读 505

原生HotStuff的局限相比其他BFT类共识算法,HotStuff(下文简称HS)通过增加一个投票阶段的方式实现了正常和异常情况下O(n)的通讯复杂度,并且没有牺牲响应性(Responsiveness)。具体请参考文章HotStuff工程设计与实现。然而,HS有以下两个局限

原文:https://xufeisofly.github.io/blog/fast-hotstuff

原生 HotStuff 的局限

相比其他 BFT 类共识算法,HotStuff(下文简称 HS) 通过增加一个投票阶段的方式实现了正常和异常情况下 O(n) 的通讯复杂度,并且没有牺牲响应性(Responsiveness)。具体请参考文章HotStuff 工程设计与实现

然而,HS 有以下两个局限:

  • 交易确认延迟高

为了在超时视图切换时达到线性时间复杂度,同时避免像 Tendermint 之类共识一样牺牲系统响应性,HS 在 Lock 之前增加了一个 Key 阶段(即 Prepare 阶段),成为了一个三阶段投票的共识算法。多数工程实现都采用 Chained HotStuff,因此多一个阶段对吞吐量并没有太大影响。然而交易打包到最终提交期间的延迟却增大了一个视图的时间。

  • 分叉攻击影响吞吐量

HS 对于新交易的验证逻辑保证了共识协议的安全性(Safety)和活性(Liveness)。在 Chained HotStuff 中,每个提案通过 QC 指针与前一个提案相连,当一个 Leader 节点打包新的提案时,并没有要求这个提案必须从最新块之后打包,只需要在最新的 Locked 提案之后即可。这就使得恶意节点可以进行分叉攻击。如下图。

image.png

新提案 View4 本应该从 View3 之后出块,但恶意节点可以选择从 View1 (最新 Locked 视图)之后出块而且能顺利通过验证。这种攻击行为不会对系统安全性造成影响,却令吞吐量大幅下降,极端情况如下图。

image.png

Fast HotStuff 论文中给出了在持续的分叉攻击下,随着拜占庭节点数量 f 增加,系统吞吐量的改变情况。可以看到 f 增加时,系统吞吐量快速下降(Average Case & Worst Case)。

image.png

Fast HotStuff 逻辑

Fast HotStuff(下文简称 FHS) 的核心逻辑,就是确保新提案永远从最长的链后继续出块即 Leader 确保提案中的 QC 是最新的 QC(即 HighQC),并为之提供证明。为此 FHS 分别讨论了正常路径(Happy path) 和超时路径(Unhappy path)两种情况,如下图:

image.png

  • Happy path: 由于提案的 View 是 HighQC 决定的,因此在 Happy path 下,Replica 只需要要求新提案的 View 必须大于自己的 CurView 即可保证 QC 为 HighQC。
  • Unhappy path: 超时触发视图切换后,Leader 收集 2/3+1 节点各自的 HighQC 及其签名,生成聚合签名 AggQC,作为 HighQC 的证明。新提案必须根据此 HighQC 生成。

FHS 论文中证明了,只要满足「新提案永远打包 HighQC」这个事实,即可保证提案在收到两个 QC 后就可以安全提交,且不需要像 Tendermint, Casper 和 两阶段 HotStuff 那样等待一个网络延迟。

Indeed, the presence of the proof for the highQC guarantees that a replica can safely commit a block after two-chain without waiting for the maximum network delay as done in two-chain HotStuff [7], Tendermint [5], and Casper. — 《Fast HotStuff》

然而,由于 Unhappy path 视图切换时需要收集 2/3+1 节点对各自 HighQC 的签名,FHS 需要使用能够对不同消息进行签名的聚合签名来替换原生 HS 的阈值签名,这使得 Unhappy path 视图切换的通讯复杂度升级为 O(n^2)。

Unfortunately, we are not able to avoid the transfer of quadratic view change messages over the wire during view change due to primary failure (also called unhappy path). — 《Fast HotStuff》

好在 FHS 优化了验证逻辑,只需要验证两个 QC,在节点数量可控的情况下,实测计算耗时没有太大影响。下文对聚合签名进行介绍。

FHS 使用聚合签名

论文中,FHS 和原生 HS 有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使用聚合签名而非阈值签名,其实不仅仅是 FHS,如 LibraBFT 等工程实现中,也都将阈值签名换成了聚合签名,这是因为聚合签名相比阈值签名有很多工程优势。

  • 阈值签名(Threshold Signature)

    基于沙米尔秘密分享原理(多项式),每个节点初始时仅拥有部分私钥和联合公钥。利用部分私钥对同一个消息体进行签名,当 Leader 收到任意 m 个部分签名后可以从中恢复出完成的签名并使用联合公钥进行验证。

    阈值签名最大的问题是一开始需要进行 DKG(分布式密钥生成)来分发部分私钥并生成联合公钥,并且分发的过程需要进行复杂的验证。然而一旦 DKG 完成,在签名和验签阶段效率较高。

  • 聚合签名(Aggregation Signature

    能够将 m 个签名「压缩」成一个聚合后的签名,仅对该聚合后的签名进行验证就能证明这 m 个签名的合法性,不需要单独一个个验证,但验证时仍然需要使用 m 个签名对应的公钥,因此聚合签名中是包含「谁签了名」这个信息的。

    聚合签名最大的特点是节省了存储 m 个签名所用的空间,但计算过程时间复杂度比阈值签名要高,其验证过程看似一步完成,本质上仍然需要一个 m 次循环逐一进行配对计算。

    此外聚合签名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允许对不同的消息体做签名,这和阈值签名是很不一样的。阈值签名要求所有的部分签名都是针对同一个消息的,否则无法恢复出完成签名。这也是 FHS 使用聚合签名的主要原因。

下面代码是 bls12 的聚合签名验证逻辑,可见验证过程拥有线性时间复杂度:

func (bls *bls12Base) coreAggregateVerify(publicKeys []*PublicKey, messages [][]byte, signature *bls12.PointG2) bool {
    n := len(publicKeys)
    // ...
    engine := bls12.NewEngine()

    // O(n) 复杂度
    for i := 0; i < n; i++ {
        q, err := engine.G2.HashToCurve(messages[i], domain)
        if err != nil {
            return false
        }
        engine.AddPair(publicKeys[i].p, q)
    }

    engine.AddPairInv(&bls12.G1One, signature)
    return engine.Result().IsOne()
}

无论是阈值签名和聚合签名都可以实现 HS 所需要的 m-n 签名。

对比阈值签名,聚合签名最大优点是节省了复杂的 DKG 过程,并且可以记录签名者信息,这在 HS 实现时可以避免恶意不投票行为。然而,聚合签名的验证过程时间复杂度高,如果有 N 个签名进行了聚合,那么多这个聚合签名验证时仍需要 N 次配对计算,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多,聚合签名的验证时间会线性增高,同时由于 AggQC 中携带了 2/3+1 节点的 HighQC,Unhappy path 下新提案的带宽也会增加。

下表为阈值签名和聚合签名特性对比。

image.png

FHS 在 Unhappy path 时对 HighQC 进行聚合签名生成 AggQC,打包了 AggQC 的提案相当于告诉所有的 Replicas 自己是从最长链之后出块的,因此可以避免分叉攻击,Replica 需要对 AggQC 进行两个方面的验证:

  • 验证 AggQC 是否合法。如果合法,说明该 AggQC 确实饱含了 2/3+1 个节点对于自己 HighQC 的签名。
  • 验证 AggQC 中最高 HighQC 是否合法并且是否是最新的。如果仅验证 AggQC 合法性,恶意 Leader 完全可以使用一个旧的 AggQC 作为证明,因此 Replica 还要对 AggQC 其中的 HighQC 进行验证,确保确实比本地的 HighQC 高。

一旦 Replica 发现 AggQC 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就会做出惩罚,这就增加了恶意 Leader 进行分叉攻击的成本。

对于工程实现的一个疑问

和 TC 方案不同,TC 方案中所有的节点是对 CurView 做阈值签名的,这就要求 2/3+1 节点的 CurView 是一致的,而 FHS 并不需要保证这一点,那么当 Leader 收到 2/3+1 个超时消息时,是如何能保证这 m 个消息是针对统一视图产生,里面没有旧的消息呢?

即,在异步情况下,新 Leader 是如何得知这 2/3+1 对 HighQC 的签名是针对统一视图的?🤔

不同签名对 HotStuff 激励机制的影响

阈值签名和聚合签名还有一个区别,即阈值签名无法得知具体参与签名的节点是哪些,而聚合签名可以。因此阈值签名方案便存在一个问题:无法甄别恶意 Replica 的故意不投票行为

对于一个恶意的 Replica,在收到诚实 Leader 的提案后可以不进行投票,而在收到与之串谋的恶意 Leader 提案时再投票,由于使用了阈值签名,我们无法知道参与了投票的节点有哪些,导致这种行为并不会收到任何惩罚。而当一个恶意行为零成本时,就会导致恶意节点越来越多,最终打破拜占庭假设,造成共识系统彻底崩溃。

而使用了聚合签名便可解决该问题,如 LibraBFT。聚合签名可以得知具体参与投票的节点身份,因此可以:

  • 给参与投票的节点一定激励
  • 提升参与投票的节点下次称为 Leader 的概率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聚合签名由于是 Leader 生成的,该 Leader 完全可以对该投票节点的列表进行恶意操作,比如去掉自己不喜欢的节点,而放入串谋节点的签名。因此我们虽然可以保证聚合签名的正确性,但却无法完全保证聚合签名的真实性,这个问题需要额外进行解决。下图中示意了恶意 Leader 在收集投票签名时,故意不使用 Sig3 而使用 Sig4 的过程。

image.png

总结

FHS 解决了 HS 工程实现中的重大问题,即分叉攻击导致吞吐量降低,并且减少了一个阶段使得交易确认延迟降低。

为此,其使用聚合签名代替阈值签名,除了可以保证 Unhappy Path 下的依然从最长链之后出块以外,还带来了诸多工程上的便利。如消除 DKG,解决避免恶意不投票行为等。

但对于超大量节点的共识场景(粗估超过 2000 节点),由于聚合签名验证过程提升了复杂度,FHS 的可行性需要额外验证。同时,超时的工程实现中可能仍然需要生成 TC 已保证视图的一致性。

参考资料

点赞 0
收藏 0
分享
本文参与登链社区写作激励计划 ,好文好收益,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飞仔
飞仔
参与 Shardora 开发,Shardora 是一条支持多分片动态平滑扩容的区块链。目前 WIP https://github.com/tenondvpn/shard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