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限制条款(covenants)是一种能够给未来的比特币交易设置条件的机制。
本指南对多签钱包的关键概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一套比特币多签的基本操作框架,引入了更简洁高效的描述符作为钱包备份方案,并在不牺牲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化了操作流程。
在密钥交换中使用ECDH,在数字签名中使用ECDSA,secp256k1 曲线已被证明可以在密钥交换和 RSA 签名中取代 Diffie-Hellman 方法。
比较一下 Counterparty 跟 比特币 2.0 代币协议RGB 和 Taro
比特币交易工作原理简介
详细地说明你在规划助记词备份架构时应该遵循哪种思路。如果你没有思考过自己的威胁模型,你可能会误信一种对自己的不利的说明性指南,最终带给你虚假的安全感。
比特币私有链集群环境部署及omni usdt代币创建
SNARK(succinct non-interactive argument of knowledge,简洁的非交互式知识证明)常被认为是 “解决” 扩容问题的灵丹妙药。虽然 SNARK 可以提供难以想象的好处,但我们也要知道 —— SNARK 无法解决区块链当前面临的带宽约束问题。
助记词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不同类型的助记词之间有何区别?我们能轻松辨别它们吗?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带你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多签地址和拆分备份(例如,Shamir 的密钥分割方案)是两种有效的安全存储方式,可用来长期保管密码学货币。
入账容量问题可能是闪电网络在启动阶段会遇到的问题。因此,如果流动性在整个网络中的分布更充分、更好,问题将减轻。我们会继续撰文探讨闪电网络在早期会遇到的问题。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比特币中Merkle树的数据结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同时,我们也会介绍比特币轻钱包的实现基础–简单支付验证(Simple Payment Verification, 即SPV),并详细介绍它的原理机制以及跟Merkle树的关系。
接触区块链的同学,多少都听说过拜占庭将军问题,经常看到或听到某某区块链使用某某算法解决了拜占庭将军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拜占庭将军问题呢?
比特币没有中心机构,几乎所有的完整节点都有一份公共总帐本,那么大家如何达成共识:确认哪一份才是公认权威的总账本呢?
大家都有转过账,每笔交易是这样的:张三账上减¥200,李四账上加¥200。 在比特币区块链中,交易不是这么简单,交易实际是通过脚本来完成,以承载更多的功能个,这也是为什么比特币被称为是一种“可编程的货币”。 本文就来分析一下交易是如何实现可编程的。
在比特币网络中,不是每个节点都有能力储存完整的区块链数据,受限于存储空间的的限制,很多节点是以SPV(Simplified Payment Verification简单支付验证)钱包接入比特币网络,通过简单支付验证可以在不必存储完整区块链下对交易进行验证,本文将分析区块结构Merkle树及如何进行交易验证。
比特币采用了基于互联网的点对点(P2P:peer-to-peer)分布式网络架构。 比特币网络可以认为是按照比特币P2P协议运行的一系列节点的集合。 本文来分析下比特币网络,了解它跟传统中心化网络的区别,以及比特币网络是如何发现相邻节点的。
在区块链记账原理一篇,我们了解到记账是把交易记录、交易时间、账本序号、上一个Hash值等信息计算Hash打包的过程。 我们知道所有的计算和存贮是需要消耗计算机资源的,既然要付出成本,那节点为什么还要参与记账呢?在中本聪(比特币之父)的设计里,完成记账的节点可以获得系统给与的一定数量的比特币奖励,这个奖励的过程也就是比特币的发行过程,因此大家形象的把记账称为“挖矿”,本文将详细讨论这个过程。
比特币系统是如何确定某个账户的比特币是属于谁的?谁可以支付这个账户比特币?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还不是很明白,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区块链(1.0)是一个基于密码学安全的分布式账本,是一个方便验证,不可篡改的账本。 通常认为与智能合约相结合的区块链为区块链2.0, 如以太坊是典型的区块链2.0 很多人只了解过比特币,不知道区块链,比特币实际是一个使用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只是比特币当前太热,把区块链技术的光芒给掩盖了。区块链才是未来,期望各位开发人员少关心币价,多关心技术。 本文将讲解区块链1.0技术是如何实现的。
扫一扫 - 使用登链小程序
380 篇文章,833 学分
117 篇文章,524 学分
67 篇文章,497 学分
113 篇文章,445 学分
147 篇文章,328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