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一定是未来,对于 Web2 开发者,探索 Web3 这个领域时,无论是客户端,前端还是后端,都能发挥现有的技术优势,还能扩展职业视野,提升自身工作的创造性。如果决心要成为 Web3 的开发者一定要有意识地屏蔽一些干扰信息,专注于技术本身,做一些长期有价值的事,能更好地帮助自己成长。
Hook 编程会增加智能合约的复杂度,从而加大攻击向量。而 Hook 合约与普通合约相比,需要更严格的“安全使用约束”。因此,Hook 编程要广泛应用,还需要一个全面的框架:需要有安全执行环境、适用 Hook 的编程范式,和更严格的使用约束。
并行 EVM 叙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抬一次头,展望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新兴的 Layer1 项目加入并行 EVM 的竞争,而对于一些旧的 Layer1 也会实现 EVM 并行升级 或 EVM 兼容的方案,两个方向殊途同归,还会诞生更多与性能提升有关的新叙事
DeFi 的出现对于传统金融而言,是一个决定性的里程碑,传统金融体系通常具有中介机构、地域限制和监管复杂性等特点,这为 DeFi 的颠覆性潜力铺平了道路。随着 DeFi 的不断发展,其发展轨迹蕴藏着巨大的希望和潜力,时代终属于 Web3。
Filecoin 要做的是 Web3 的 AWS,颠覆中心化云服务厂商对存储市场的垄断,提供更为开放的云储存供应市场;而 Arweave 想做的是 Web3 的“永恒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致力于为人类知识和历史等有价值的信息提供永久的储存服务。
最近整个Move生态动作频频,相关文章也经常霸占登链的首页,有望成为最新市场的叙事方向。回顾Libra从2019年横空出世到2022年悲情落幕,留下的是充满惋惜未完成的故事,Apt&Sui作为继承者们希望能继承厚望,把故事继续写下去。
Pandora 协议仍处于非常早期试验性质的阶段,图币结合的新玩法给 NFT 带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但并不能解决 NFT 流动性的问题。Pandora 协议是一个新事物,新事物可以保持关注,理性看待。
Layer2 Rollup 缺乏一套独立的去中心化经济体框架,放弃排序器其市场生态很难有做起来的可能性。即使要做去中心化排序器,那也大概率要么表面去中心化,将控制权掌握在运营商自己或者少部分人手里,要么要求用自身代币去质押,赋能代币实际功能去支撑币价
短期内,Optimistic rollups 很可能在通用的 EVM 计算中胜出,而 ZK rollups 则可能在简单的支付、交易和其他特定应用场景中胜出,主要原因还是 Zk rollup 虽然比 Optimistic rollup 更快、更高效,但并没有为现有的智能合约提供一个简单的方式来迁移到
模块化区块链需要有一条流动性充沛且存在溢出现象的公链作为对应的结算层,而这条公链其实就是以太坊,如果模块化区块链彻底与以太坊生态割裂,其叙事就没有太大意义,然而,要从以太坊上吸引流动性,同时还不对以太坊本身进行直接赋能,是一种动了以太坊奶酪的行为
比特币 Layer2 仍在初期阶段,由于比特币本身对于可编程性的限制性极强,难度高。此外,长久以来,链上扩容一直是比特币社区的难题,社区背后的支持均来自不同开发背景的团队或机构,缺乏可协调性,协同难度大。比特币原教旨主义与比特币新兴生态之间的争论仍然存在。
FTX 暴雷给 Solana 生态很多重要项目的流动性带来重创,但能在短短一年之内快速恢复,Solana 就像一只浴火重生的紫凤凰。2024 年的 Solana 是否再次成为「以太坊杀手」已经并不重要,至少对于开发者而言,在以太坊之外提供第二种选择,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性。
本质上,零知识证明技术可以将区块链去信任化,从经济学假设,带入到基于密码学假设中,实现链下数据可用性、原生抽象账户钱包等原生功能进一步扩展,尤其是为以太坊等底层链正面临的扩容和隐私保护相关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甚至是,唯一解决方案。
现在的 DePIN 项目还处于非常早期阶段,其商业模式和经济模型都不成熟,并且所处的赛道内有中心化巨头垄断,外有用户门槛过高的问题,不过 DePIN的热度上升很快,似乎大家期望 DePIN 成为像 2020 年的 Defi 一样的加密叙事春风,一切方兴未艾。
基于 TEE 的机密计算虽然可以用于增强区块链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但它本身其实存在侧信道攻击和中心化信任的问题。不过没有一种技术是完美的,目前机密计算与 TEE 已经成了 Web2 中安全防护和隐私计算的工程利器,相信未来在 Web3 中也会大放异彩。
好的共识算法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能、效率、激励、公平等多种因素, 还需要衡量应用场景和环境,保持可扩展性和中心化的平衡。共识算法本身是纯粹的数学研究,在实际的区块链系统中由于很难保证有足够多利益不相干的矿工或验证者,因此只有比特币,以太坊等少数的区块链系统的共识机制才是真正安全的。
Ordinal 铭文的本质是:在比特币网络上借助一个永远不会被执行的 Taproot 脚本,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记账层 ,进行资产和数据的统计和记录。Ordinal 铭文已经引发了比特币社区对比特币基本作用和精神的讨论,这种讨论可能会诞生比特币关于安全性和可编程性的分叉,潘多拉的魔盒正在打开。
Worldcoin 的实践大规模普及了 UBI 概念,让人们可以平等的参与到全球网络的价值流转中,至于 Worldcoin 最后会成为第二个 Libra,还是继比特币,以太坊之后第三次伟大的区块链社会实验,让我们拭目以待。
智能合约开发者中大多数都在以太坊以及兼容 EVM 的区块链上进行开发,而 Solana 是非 EVM 兼容区块链生态中开发者最多的,Move 则是专门为安全地开发区块链智能合约而构建的。分析和评价智能合约开发语言通常包含易用性、安全性和生态资源。
生成式AI和区块链结合,开创了新趋势。AI能优化区块链用户体验,如聊天机器人协助交易,智能合约安全性分析。区块链可能改进AI,例如通过去中心化平台促进数据、模型和算力共享,以及创建AI组织(AIDAO)。尽管目前实验性强,但AI+区块链前景广阔。
区块链钱包是访问区块链的入口,用于创建账户、管理资产、参与生态和交易。它相比支付宝,更去中心化、匿名,且资产所有权更明确。钱包发展从早期的简单形态到现在的多功能,包括DEX、理财等,但仍面临私钥保管挑战。智能合约钱包和账户抽象是解决私钥问题的方案,未来钱包可能集成更多功能,成为Web3的核心工具。
Solana 是最快区块链,日均真实TPS达1,054。EVM兼容链的性能瓶颈在于交易执行和虚拟机设计。Solana 通过 PoH、Gulf Stream、流水线、Sealevel、Turbine 和 TowerBFT 等技术实现高吞吐量。
「可预测性能」是 DApp 支持大规模采用的必然发展路径,应用链和弹性区块空间是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经济模型是以长期运行为目标的区块链最重要的设计,没有之一。
TON 似乎已经确立了作为 Pavel 反抗精神继承人的地位,修改社区头像和 Logo 为 REDO,发起 DigitalResistance 的檄文好似「放马西行,直面天命」。
RWA 将现实世界的价值带到链上,吸引了传统金融巨头进入 DeFi 应用中来,也会让中小企业成为受益者。
梳理一下比特币从灰色到合规的发展过程,主要加密货币大致的介绍和分类,以及笔者对加密货币的看法
以太坊必须要立刻行动,以应对内部基金会的管理问题和外部 Solana 的竞争压力,不能空谈技术和理想,而忽略用户和市场。
AI Agent 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只是需要落地应用来绘制第二增长曲线,目前来看 DeFAI 的机会最大
The Hive 是一个基于 Solana 构建的模块化、可互操作的 DeFi Agent 网络,The Hive 基于 Swarm 架构,可以通过用户的聊天指令自动处理交易、质押、借贷等复杂 DeFi 操作。
我叫 Piganrd,目前在 蚂蚁链 担任 Researcher & Developer,也是 以太坊/Solana/Sui 上的 Builder 和 布道者。
我将在这里分享前沿的 Web3 技术,有趣的 Web3 发展史,以及,如何成为一名 Web3 开发者。
目前的 Web3 行业还是很浮躁的,很多人都在疯狂的追逐,激进的投资,你可以选择和我一起专注于技术本身,做一些长期有价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