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如何在Solidity智能合约中使用Foundry和Hardhat进行控制台日志记录,以便在调试智能合约时查看变量值。详细解释了console.log的使用,并提供了相关示例代码,适合刚入门的Web3开发者学习。
本文全面介绍了以太坊区块链测试网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详细讲述了测试网的作用、历史、常见类型和应用场景,并提供了测试网水龙头获取测试币的相关信息,重点强调了开发者在上线主网之前利用测试网进行实验和验证的重要性。
EIP 3664 是一种扩展 NFT 标准的提案,允许 NFT 属性的可定制性、互操作性和演变能力。本文详细介绍了 EIP 3664 的实现原理、与现有标准的不同之处,以及其对 NFT 生态系统的影响,结合具体示例阐述了多种属性类型.
Seneca协议在2024年2月28日遭遇黑客攻击,损失约600万美元。攻击的原因是Chamber合约在执行外部调用时缺乏输入验证,攻击者借此机会调用任意合约,转移用户的钱包资产。该事件揭示了智能合约安全性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审计和全面测试方面。
本文深入探讨了区块链桥的概念及其工作机制,解释了跨链桥如何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的资产和数据转移。文章详细描述了多链桥的几种分类,并分析了其风险与安全考虑,为希望学习区块链互操作性的读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南。
本文介绍了多种从智能合约地址获取交易的方法,包括手动查询、使用中心化服务和构建自定义解决方案。通过示例代码,读者将学习如何通过web3.py和ethers.js等库实现区块链上交易的提取,并使用Etherscan、Dune Analytics、Alchemy和QuickNode等服务来简化这一过程,适合希望深入了解区块链数据查询的开发者。
2024年3月5日,WOOFi的合成主动市场制造(sPMM)算法在Arbitrum网络上遭受攻击,损失达到860万美元。攻击者通过一系列闪电贷操控低流动性条件,导致WOO价格异常低下,从而获利。本文详细分析了攻击的背景、步骤及其导致的漏洞。
Euler Finance遭遇了约2亿美元的黑客攻击,原因是其EToken智能合约中的缺陷导致的流动性检查缺失。文章详细分析了攻击的步骤、所用合约和过程,并提供了攻击的概念验证。解读了如何在该协议中出现此类漏洞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本文介绍了以太坊的签名标准 EIP-191 和 EIP-712,详细说明了这两项标准的背景、实现方式以及如何通过结构化数据防止重放攻击。文章提供了多个示例代码,讲解了签名的创建、验证过程及必要的安全措施。
分布式验证者技术(DVT)通过将验证者密钥拆分为多重签名结构,增加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同时降低了被削减的风险。文章详细探讨DVT的原理、实施方法以及其在以太坊网络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过渡到权益证明(PoS)后如何增强网络的安全性与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