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探讨了高吞吐量、低费用区块链面临的垃圾交易问题,指出单纯提高吞吐量无法解决问题。文章提出了通过引入流动性成本(资金需求量)和时间成本(锁定时间)来构建多维度费用市场,从而提高垃圾交易的成本,同时不影响普通用户的交易费用。Monad的架构是一个实践例子,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文章探讨了以太坊中引入延迟执行(Delayed Execution)后可能出现的“免费DA(数据可用性)”问题,并分析了几种应对该问题的设计方案,包括乐观证明、预先验证和预收费等。文章还讨论了这些方案在用户体验、构建者复杂性、分叉选择复杂性、静态验证以及与FOCIL(强制包含列表)的兼容性等方面的权衡。
本文分析了以太坊上高额交易费用的原因,主要归因于动态气价和固定气量,并提出了一种名为GreenCore的优化技术,通过优化智能合约字节码显著降低交易费用。最后以GreenSwap为例,展示了在降低费用方面的实际效果。
本文探讨了ERC-4337账户抽象的潜在缺点,包括安全风险(如DoS攻击和账户接管)、技术限制(如部分实现和交易限制)、实施挑战(如复杂性和兼容性问题)、信任问题(对EntryPoint合约的依赖)以及经济影响(更高的Gas费用)。通过代码对比和Gas成本分析,强调了在采用ERC-4337时需谨慎考虑这些风险。
文章介绍了Solidity智能合约中的构造函数及其使用,包括如何设置合约部署时的变量,以及构造函数与普通函数的区别。
文章讨论了rollup在以太坊上的高额执行层gas成本问题,提出通过blob聚合来降低成本,即多个rollup使用同一L1交易提交blob,从而分摊21k gas的最低成本。这种方法可以显著减少rollup的交易开销,提高盈利能力,并改善用户体验。
本文回顾了Base在2025年第一季度在扩展其链上经济方面的进展,重点关注将gas费用降低到1美分以下的目标。已成功达到25 Mgas/s,是启动时的10倍。目前正朝着在第二季度末达到50 Mgas/s的目标前进。文章还详细分析了关键的扩展瓶颈,并更新了消除这些瓶颈的进展,包括L1数据可用性、客户端执行速度和故障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