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sive是一个去中心化的ZK验证网络服务,旨在通过移动设备节点、staking/re-staking机制和及时结算等特性,解决Web3大规模采用的问题。它通过“Verify to Earn”激励机制吸引新用户,同时作为区块链的结算层,提高资本效率,并促进区块链的模块化设计。
本文介绍了图灵奖得主Shafi Goldwasser在密码学领域的贡献,包括与他人共同发明的概率加密(Blum-Goldwasser)和零知识证明。文章详细解释了Blum-Goldwasser概率加密和Goldwasser–Micali (GM)密码系统的原理、加密解密过程,并提供了相应的代码示例和运行结果,最后总结了GM密码系统在同态加密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Four Pillars的研究系列Scout Article,旨在发掘有前景的早期区块链项目。
本文探讨了区块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漏洞,包括新兴威胁、传统网络攻击的演变、区块链架构中的脆弱点以及促成安全难题的因素。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去中心化和加密技术如何作为区块链安全的两大支柱,以及先进加密技术(如零知识证明和Merkle树)在增强区块链安全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区块链安全市场的增长趋势和行业前景。
Hermez团队负责人Jordi Baylina比较清晰地给出了zkEVM大体的设计思路。本文梳理一下对zkEVM设计的理解。抛砖引玉,有理解偏差,小伙伴们可以留言讨论。
Groth16算法是zkSNARK的典型算法,目前在ZCash,Filecoin,Coda等项目中使用。本文从计算量的角度详细分析Groth16计算。Groth16计算分成三个部分:Setup针对电路生成Pk/Vk(证明/验证密钥),Prove在给定witness/statement的情况下生成证明,Verify通过Vk验证证明是否正确。
本文介绍了使用 WebAssembly (WASM) 在浏览器中实现基于双线性映射的累加器(Accumulator)的方法,累加器允许将值添加到固定长度的摘要中,并提供已添加值的证明,而无需泄露累加值中的实际内容。文章展示了如何使用docknetworkcryptoWasm库来创建累加器、添加和移除元素,并生成和验证成员资格证明,附有代码示例和在线演示链接。
docknetworkcryptoWasm
ZK技术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
Binius是个新颖的零知识证明系统,目的是降低证明者的计算开销。Binius能降低证明开销的原因是使用了$F_2$以及扩展域。
本文介绍了以太坊基金会在 2024 年第一季度资助的多个项目,总额超过 1140 万美元。这些项目涵盖社区教育、共识层、密码学、零知识证明、数据分析、开发者工具、执行层、通用增长与支持、通用研究、L2 等多个领域,旨在推动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Script中的zk-SNARK技术,特别是通过Circom和SnarkJS库来生成和验证零知识证明。首先解释了零知识证明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区块链中的应用,接着介绍了如何安装Circom和SnarkJS,并详细说明了如何编写电路代码以生成证明,最后展示了验证证明的步骤。读者在完成后应该对如何在JavaScript项目中实现zk-SNARK有初步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本文介绍了Fiat-Shamir变换在零知识证明(ZKPs)和多方计算(MPC)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正确实现该变换的挑战。为了帮助开发者避免常见错误,Trail of Bits发布了一个名为Decree的Rust库,该库旨在简化Fiat-Shamir transcript的规范和强制执行,并通过Inscribe trait确保包含上下文信息。
零知识证明 - KZG多项式承诺
文章详细介绍了Solana生态系统中新推出的“Confidential Balances”功能,这一功能通过增强的加密技术为资产持有者和代币发行者提供了更高的隐私性和合规性。文中涵盖了机密交易的实施步骤、最新的功能扩展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强调了与合规框架结合的重要性。
本文探讨了零知识证明(ZKP)的硬件加速方案,对比了使用FPGA、GPU和ASIC的优劣。虽然FPGA在单位功耗性能上与GPU相当,但在性价比上不如GPU。ASIC在性能和功耗方面都优于FPGA和GPU,但开发周期较长、成本高昂,并需要考虑可编程性的问题。文章还提出了使用指令集架构(ISA)来解决ASIC可编程性问题的方案,并展望了未来ZKP硬件加速的发展趋势,认为ASIC最终可能会成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