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bit交易所遭受了15亿美元的重大黑客攻击,这并非由于智能合约或代码错误,而是由于操作安全失败。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威胁建模来识别和缓解这类安全漏洞。强调了威胁建模在识别系统性弱点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改进安全控制的具体建议,如端点安全、交易验证流程、钱包配置和操作隔离。
本文深入探讨了Web3领域的复杂加密诈骗,包括最大可提取价值(MEV)攻击、SIM卡交换及DNS攻击,并提供了实际的安全防护建议。文章从诈骗原理出发,详细解读各种攻击形式,以及针对每种攻击给出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旨在提升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
这篇文章详细分析了Bybit交易所创下的14亿美元黑客事件,揭示了Safe基础设施被攻击的过程。文章通过提供攻击细节、技术分析以及安全建议,强调了多签名钱包在安全验证中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精明的攻击者时保持高标准的操作安全(OpSec)的必要性。
Bybit黑客事件展示了无视操作安全的风险,攻击者利用硬件钱包的盲签名缺陷操控了智能合约,盗取了价值14.6亿美元的以太坊。尽管多重签名钱包在技术上能够提供更高的安全性,然而其有效性仍然依赖于用户的操作流程与习惯,强调了加强操作安全的重要性。
本文分析了Remitano、GAMBL、DAppSocial和Rocketswap近期发生的四起安全漏洞事件,损失总计超过440万美元。这些事件主要由于私钥泄露、推荐系统漏洞和逻辑漏洞导致,强调了操作安全在Web3安全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