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enix是ACINQ开发的第二代移动端闪电网络钱包,旨在提供媲美传统比特币钱包的用户体验,简化通道管理、流动性问题和备份等复杂操作。它通过集成收账开启通道、无需确认即可使用、对等备份、零保证金等新功能,以及在信任和隐私性方面做出一些折中,实现了非托管型钱包和优质用户体验的结合。
本文提出了一种评估去中心化金融网络中攻击缓解策略的框架,并通过闪电网络中的通道阻塞攻击为例,展示了该框架的应用。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无条件手续费和基于节点行为的本地声誉系统的新方案,以有效缓解通道阻塞攻击。通过分析和模拟证明,该方案在保持网络激励兼容性、用户体验和隐私性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本文深入探讨了闪电网络通道如何在无需任何一方承担资金丢失风险的情况下更新余额。文章详细介绍了承诺事务的概念,以及在Alice向Bob支付0.02 BTC时,双方如何通过构建和签名“先给自己支付”和“先给对方支付”的交易,并结合RSM合约来保证资金安全和通道状态的更新。
本文介绍了在闪电网络中使用Schnorr适配签名的方法,以解决当前闪电网络中使用的常见秘密导致的隐私问题和中间节点串通窃取费用的问题。文章详细说明了Alice向Bob支付的过程,以及通过中间节点支付的具体步骤。
本文介绍了适应性签名(Adaptor Signature)的基本理论,包括其在Schnorr签名和ECDSA签名中的应用。文章详细解释了适应性签名的构造、单签名者与双签名者场景下的应用,并探讨了其在不同场景中的实现方式。
本文讨论了闪电网络中HTLC输出聚合的方案,旨在解决替代交易循环攻击和通道阻塞攻击。核心思想是将多个HTLC输出合并成一个,并通过限制条款(covenant)来控制资金的赎回,从而提高链上效率、降低攻击成本。文章还探讨了使用PTLCs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实现聚合输出所需的限制条款元件。
BlueWallet 发布了支持闪电网络的移动钱包 LndHub,该工具通过开源后端简化了闪电网络的使用,用户无需自行运行节点即可进行闪电支付,提高了使用便捷性,但也存在资金托管和网络中心化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V3交易提议,该提议旨在优化闪电通道的锚点输出和交易包转发。文章指出V3交易依赖CPFP,导致区块空间和手续费昂贵,且对挖矿中心化构成潜在威胁。作者建议不应实施V3交易,并提倡使用手续费替换(RBF)技术,因为RBF比锚点输出更高效。
本文深入探讨了闪电网络中的原子化多路径支付(AMP)技术,这是一种将大额比特币付款拆分成多个小额付款,并通过不同支付通道同时发送的技术。AMP 旨在解决闪电网络在处理大额交易时遇到的流动性和容量限制,并通过原子性保证了要么所有部分付款都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本文是闪电网络应用开发的快速入门教程,作者分享了使用 Polar 工具搭建本地闪电网络开发环境,并演示了如何在 Alice 和 Bob 两个节点之间创建通道、生成发票和完成支付的基本流程。文章旨在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闪电网络应用开发,并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比特币生态的建设中。
本文探讨了比特币的伦理,基于罗斯巴德的思想,分析了比特币的本质及其伦理标准。文章通过逻辑推理,定义了比特币的伦理,并举例说明了哪些行为对比特币是不道德的,如增加区块大小、通胀等。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闪电网络发票(Lightning invoice)的概念,它是基于 BOLT 11 标准定义的对象,用于请求支付,包含可读信息和数据部分,包括前缀、数额、时间戳、标签以及签名。此外,还提到了闪电网络 URL(LNURL)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 lncli decodepayreq 命令来解码闪电发票。
lncli decodepayreq
什么是闪电网络?
本文介绍了比特币链下支付通道技术,旨在提高比特币的可扩展性。文章详细讲解了单向、基于时间的双向以及基于惩罚的双向支付通道的原理和实现方式,并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最后,文章展望了支付通道及相关技术在未来比特币扩展性方面的应用前景。
本文深入探讨了 RGB 协议,这是一种在比特币和闪电网络上发行代币的创新方法。RGB 协议通过链下转移代币,利用比特币区块链进行重复花费保护和审查抗性,从而实现更高的可扩展性和隐私性。它还支持输出盲化和闪电网络兼容性,并提供了高级智能合约功能,为比特币上的代币发行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