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na 是最快区块链,日均真实TPS达1,054。EVM兼容链的性能瓶颈在于交易执行和虚拟机设计。Solana 通过 PoH、Gulf Stream、流水线、Sealevel、Turbine 和 TowerBFT 等技术实现高吞吐量。
区块链钱包是访问区块链的入口,用于创建账户、管理资产、参与生态和交易。它相比支付宝,更去中心化、匿名,且资产所有权更明确。钱包发展从早期的简单形态到现在的多功能,包括DEX、理财等,但仍面临私钥保管挑战。智能合约钱包和账户抽象是解决私钥问题的方案,未来钱包可能集成更多功能,成为Web3的核心工具。
生成式AI和区块链结合,开创了新趋势。AI能优化区块链用户体验,如聊天机器人协助交易,智能合约安全性分析。区块链可能改进AI,例如通过去中心化平台促进数据、模型和算力共享,以及创建AI组织(AIDAO)。尽管目前实验性强,但AI+区块链前景广阔。
智能合约开发者中大多数都在以太坊以及兼容 EVM 的区块链上进行开发,而 Solana 是非 EVM 兼容区块链生态中开发者最多的,Move 则是专门为安全地开发区块链智能合约而构建的。分析和评价智能合约开发语言通常包含易用性、安全性和生态资源。
Worldcoin 的实践大规模普及了 UBI 概念,让人们可以平等的参与到全球网络的价值流转中,至于 Worldcoin 最后会成为第二个 Libra,还是继比特币,以太坊之后第三次伟大的区块链社会实验,让我们拭目以待。
Ordinal 铭文的本质是:在比特币网络上借助一个永远不会被执行的 Taproot 脚本,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记账层 ,进行资产和数据的统计和记录。Ordinal 铭文已经引发了比特币社区对比特币基本作用和精神的讨论,这种讨论可能会诞生比特币关于安全性和可编程性的分叉,潘多拉的魔盒正在打开。
好的共识算法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能、效率、激励、公平等多种因素, 还需要衡量应用场景和环境,保持可扩展性和中心化的平衡。共识算法本身是纯粹的数学研究,在实际的区块链系统中由于很难保证有足够多利益不相干的矿工或验证者,因此只有比特币,以太坊等少数的区块链系统的共识机制才是真正安全的。
Hook 编程会增加智能合约的复杂度,从而加大攻击向量。而 Hook 合约与普通合约相比,需要更严格的“安全使用约束”。因此,Hook 编程要广泛应用,还需要一个全面的框架:需要有安全执行环境、适用 Hook 的编程范式,和更严格的使用约束。
基于 TEE 的机密计算虽然可以用于增强区块链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但它本身其实存在侧信道攻击和中心化信任的问题。不过没有一种技术是完美的,目前机密计算与 TEE 已经成了 Web2 中安全防护和隐私计算的工程利器,相信未来在 Web3 中也会大放异彩。
Web3 一定是未来,对于 Web2 开发者,探索 Web3 这个领域时,无论是客户端,前端还是后端,都能发挥现有的技术优势,还能扩展职业视野,提升自身工作的创造性。如果决心要成为 Web3 的开发者一定要有意识地屏蔽一些干扰信息,专注于技术本身,做一些长期有价值的事,能更好地帮助自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