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视频,请购买课程( ¥2,000.00 )后再观看

以太坊Layer2扩容方案

11次播放
1天前

AI 总结:

视频主要讨论了以太坊面临的扩展性问题以及现有的Layer 2解决方案,包括 Optimistic Rollup 和ZK Rollup等技术。讲师还介绍了模块化区块链的概念以及不同Layer 2方案的特点和优缺点。

1、课程介绍与以太坊扩展性问题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太坊的扩展性问题、扩容方案以及模块化区块链概念。 以太坊更关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但存在交易处理速度慢(12秒出块)和容量小的问题,导致交易费用高。 以太坊每秒仅能处理约50笔交易,远低于支付宝、Visa等传统支付系统的数万笔TPS。 2、以太坊扩容方案 扩容方案分为两类:在以太坊主链上扩容(如提高gas limit)和通过二层(Layer 2)扩容。 提高gas limit是简单直接的扩容方法,但会增加节点运营成本。以太坊社区近期已加快gas limit的提升速度。 分片技术方案复杂,目前已被搁置,社区转向以Rollup为中心的扩容路线。 3、Layer 2扩容方案 Layer 2扩容方案包括侧链、状态通道、Plasma和Rollup,目前以Optimistic Rollup(OP)和ZK Rollup(ZK)为主。 侧链是独立于以太坊的链,安全性无法由以太坊保证,资金跨链存在风险。 状态通道适用于小额高频交易,但需参与者保持活跃,目前发展不佳。 Plasma方案因无法验证状态根的正确性而被搁置。 Rollup方案将交易数据和状态根提交到主链,通过重放验证交易正确性,分为OP和ZK两种。 4、Optimistic Rollup与ZK Rollup对比 OP假设交易正确,仅在挑战时验证,兼容性好但需等待挑战期(通常3-7天)。 ZK通过零知识证明验证交易正确性,安全性高且提现快,但证明效率低且成本高。 OP框架以OP Stack为主,ZK框架包括Polygon CDK、ZK Stack等。 5、模块化区块链与数据可用性 模块化区块链分为执行层、数据可用层、共识层和结算层,各层可独立替换。 以太坊的blob交易类型(EIP-4844)为Layer 2提供专用数据存储空间,降低费用。 数据可用性(DA)服务如Celestia允许将数据存储到其他链,降低成本但存在风险。 6、Layer 2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Layer 2存在流动性分散和互通性差的问题,以太坊未能充分捕获Layer 2价值。 未来可能通过共享排序(如Best L1 Proposal)或原生验证(如Native Verification)改善互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