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应该了解的代币化资产和跨链协议

摩根大通在公共区块链上完成了首次代币化的美国国债交易,与Chainlink和Ondo Finance合作,标志着向公私区块链互操作性的战略转变。文章深入探讨了代币化资产的概念、跨链协议的重要性以及开发者需要了解的关键技术,强调了互操作性在连接DeFi和TradFi中的作用,并分析了摩根大通案例,为开发者提供了实践参考。

多年来,传统的金融(TradFi)机构将其区块链实验限制在私有网络的安全范围内。控制、合规和风险管理使许可型账本成为首选。但流动性分散和创新孤立的现实,促使最大的参与者也重新考虑。

2025年5月14日,摩根大通完成了其在公共区块链上的首笔代币化美国国债交易,与 ChainlinkOndo Finance 合作。这并非一次营销噱头。它标志着向公有-私有区块链互操作性的战略转变,这是一个技术里程碑,为更广泛的机构采用奠定了基础。

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chainlink-kinexys-by-jp-morgan-and-ondo-finance-team-up-to-bring-bank-payment-rails-to-tokenized-asset-markets-302455268.html

对于开发者、架构师和解决方案设计师来说,这不仅仅是新闻,而是一个信号。代币化资产和跨链协议正在从概念走向生产。理解这些集成背后的技术,对于任何在 Web3 或企业区块链环境中构建的人来说,现在都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解什么是代币化资产跨链协议如何实现互操作性,以及构建者需要了解什么才能保持领先

什么是代币化资产?

Chainlink 储备证明

从核心上讲,代币化指的是将现实世界资产(RWA)表示为区块链上的数字代币。这些资产可以包括:

  • 法定货币(例如,USDC、USDT)
  • 美国国债和债券(例如,Ondo Finance 的 OUSG)
  • 房地产、商品和股票
  • 另类资产(例如,艺术品、收藏品、私募基金)

与原生加密货币不同,代币化资产由链下抵押品支持。它们提供了传统金融和去中心化生态系统之间的桥梁,提供了如下好处:

  • 通过部分所有权增强流动性
  • 通过链上记录提高透明度
  • 与传统系统相比更快的结算时间
  • 24/7 全球市场准入,无需中介。

然而,将这些资产上链带来了关于托管、合规和互操作性的挑战,尤其是在处理私有和公共区块链环境时。

跨链互操作性:为什么它很重要

Chainlink CCIP

区块链生态系统仍然高度分散。私有区块链提供控制权,但缺乏可组合性和公共流动性。公共区块链提供开放性,但为机构引入了可扩展性、合规性和隐私问题。

为了使代币化资产发挥其潜力,它们必须在不同的链上无缝移动,从而实现:

  • 私有账本和公共网络之间安全地交换价值
  • 来自去中心化市场的流动性接入
  • 跨不同平台的结算协调

这就是跨链互操作性协议发挥作用的地方。它们提供基础设施来验证交易、同步状态并确保孤立网络之间的原子交换

Chainlink CCIP (Cross-Chain Interoperability Protocol, 跨链互操作性协议) 这样的协议充当安全中间件层,实现区块链之间信任最小化的通信,而不会损害任何一方的安全。

简而言之,互操作性是连接 DeFi 和 TradFi 的关键,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经济上。

案例研究:摩根大通与 Chainlink 的代币化国债交易

让我们回到最近摩根大通的里程碑。这笔交易涉及:

  • Ondo Chain 上的 代币化美国国债基金(OUSG),这是一个公共区块链测试网。
  • 通过 Kinexys 结算,摩根大通的私有区块链平台。
  • Chainlink 的运行时环境协调交付与支付(DvP)结算

实际上,Chainlink 充当了互操作性层,确保代币化资产和支付的交换在两个网络之间安全且原子地发生。

与过去局限于许可系统的实验不同,这笔交易是公开可见的,并在去中心化网络上执行。它代表了从孤立的、仅限内部使用的区块链用例向现实世界的公共集成的转变。

对于开发者来说,这个案例研究说明了一个蓝图:

  • 用于合规和控制的私有账本。
  • 用于透明度和流动性的公共链。
  • Chainlink 作为桥梁,确保安全、协调的交互。

这种架构很可能成为未来几年机构区块链集成的标准模型。

架构深入探讨:跨链结算如何运作

Chainlink 多链 DvP

让我们分解一下跨链代币化资产结算的典型流程:

1. 代币化层

  • 现实世界资产被代币化(例如,美国国债表示为 OUSG 代币)。
  • 代币合约部署在公共或私有链上。

2. 交易发起

  • A 方向发起转移或结算请求。
  • 智能合约验证可用性和合规条件。

3. 跨链通信层

  • Chainlink 的 CCIP 促进安全的消息传递。
  • 状态证明和共识机制确保数据完整性。

4. 结算协调

  • 交付与支付(DvP)逻辑确保原子结算。
  • 代币转账和支付同时执行,或者都不发生。

5. 最终确定和链上记录

  • 成功的结算记录在两条链上。
  • 通过公共账本条目确保可审计性。

对于构建者来说,理解这个流程至关重要。它需要以下知识:

  • 智能合约标准(ERC-20,ERC-1400 用于代币化证券)。
  • 预言机网络和链下数据验证。
  • 互操作性协议集成(CCIP、IBC、LayerZero)。

开发者注意事项和最佳实践

对于在这个领域构建的开发者来说,有一些关键的技术考量:

安全

  • 验证跨链状态转换。
  • 实施保护措施以防止重放和双重支付攻击。
  • 使用具有成熟安全模型的受信任的预言机网络。

合规

  • 将 KYC/AML 检查集成到代币化资产工作流程中。
  • 为敏感数据设计许可访问层。

可扩展性

  • 优化智能合约以提高 Gas 效率。
  • 考虑使用 Layer 2 解决方案来满足高吞吐量需求。

互操作性标准

  • Chainlink CCIP 等协议保持一致,以实现广泛的兼容性。
  • 随时了解新兴标准(例如,Inter-Blockchai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LayerZero)。

构建代币化资产系统不仅仅是编写智能合约。而是要安全可靠地协调多个基础设施层

结论:为什么构建者现在应该关心

摩根大通的公共代币化国债交易不仅仅是一个里程碑,它也是一个信号,表明公共和私有区块链正在融合。随着代币化资产获得发展,对稳健、安全和可扩展的跨链互操作性的需求变得至关重要。

对于开发者、架构师和构建者来说,这是一个机会时刻。理解代币化资产、跨链协议和互操作性层背后的技术不再是可选项。对于任何认真对待区块链和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的人来说,它正在成为一项核心竞争力。

最佳实践回顾:

  • 从第一天起就以跨链互操作性为中心进行设计。
  • 利用像 Chainlink CCIP 这样经过验证的协议来实现安全集成。
  • 在代币化资产工作流程中优先考虑合规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 与不断发展的标准和行业最佳实践保持一致。

私有账本和公共区块链之间的墙正在倒塌。现在是搭建桥梁的时候了。

这篇文章是我 Blockchain & Web3 系列的一部分,我将在其中分析 AI、Web3 和云中尖端的安全挑战。如果这个主题让你感兴趣,请务必查看我的其他系列,了解关于 Cloud Architecture & DevOpsAI Security & Development 的更深入的见解。

  • 原文链接: coinsbench.com/the-wall-...
  • 登链社区 AI 助手,为大家转译优秀英文文章,如有翻译不通的地方,还请包涵~
点赞 0
收藏 0
分享
本文参与登链社区写作激励计划 ,好文好收益,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CoinsBench
CoinsBench
https://coinsben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