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一版无状态以太坊的全面 “路线图” 发布以来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现在很多东西都发生了改变。似乎又到了需要 “全都写下来” 的时候了。
以太坊基金会发布针对信标链安全性和测试的提案请求 (RFP)。
社会力量所支撑的各种极其强大的机制远远超过了区块链领域。本文中把这种强大的社会力量称之为:认受性。
zkSync 2.0 更新了其路线图,计划在2021年5月推出zkEVM测试网络,并在8月上线主网。同时,zkSync 1.x 将在春季支持NFTs和交换功能。zkSync 2.0 将支持基于EVM的编程模型、现有的Solidity源代码移植性、所有以太坊钱包的原生支持,以及超过20,000 TPS的可扩展性。
演完了狗血家庭伦理剧后的矿工,此时应该开始觉醒复仇了!
本篇聊聊旷工的意见
DAO 治理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Beiko 的升级计划进度总结:柏林升级已在测试网激活,1559 计划在 7 月/8 月推出,不确定在关闭 PoW 之前要完成哪些新功能
第 3 部分, 渲染并交易 NFT
智能合约新可能
要根据这个私钥生成一个以太坊地址,我们需要使用椭圆曲线点乘算法
当前的以太坊1.0链最大的问题在于其状态大小。约为 10-100 GB (具体取决于其存储方式),对于许多节点来说,将其保存在工作内存中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会选择慢速固定存储。然而,硬盘速度过慢难以与以太坊区块保持同步 (或是从创世区块开始同步),因此必须使用更加昂贵的 SSD。这么说吧,当前的状态大小还不是最大的问题,而是状态的增长成本相对较低,并且会一直增长,即时我们提高状态增长的成本,也无法使状态占用者为网络实际受到的影响付费,而该影响是永恒存在的。
本文探讨了Gitcoin Grant第九轮的社会和技术行为,提出了一个基于社区的算法政策制定框架。文章通过分析致力于防止协同攻击和机器人的行为,对这一框架进行了系统设计的讨论,强调人类监管者在判定和处理这些行为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套四步走的框架,以识别和减轻这些恶意行为,保障流行公共财政的健康发展。
自 19 年 3 月了解了 “无状态性” 概念以来,我便认定,无状态性是以太坊最值得研究的底层协议演化方向,唯有它能既解决状态膨胀问题,又维持以太坊的经济属性。今天我仍这么相信。只是,对状态膨胀问题的思考,会不断牵涉到以太坊的底层范式 —— 全局状态和链上计算 —— 最终具象化为一个问题:如何为链上操作制定名义开销比例(gas cost)?无论要对以太坊作什么改进,都绕不开这个问题。最终你也会得到跟我一样的结论:以太坊的设计失衡之处不是一处,而是两处。无状态性之后,我们仍有迢迢长路。
Anoma 是一种创新的区块链,旨在实现私密且资产无关的交易,提供零知识隐私保护和多方交换能力。文章详细讨论了 Anoma 的关键组成部分及其在私密资产转移方面的应用,包括单种资产与多种资产的交易、以及 N 方之间的交换,强调了其对个体金融隐私和自主权的促进作用。还有对其背后的动机和愿景的深刻分析,以及团队的信息。
Altair 的预发布已出炉
私钥(Private key)在密码货币的世界里是最敏感、最重要的东西。我们建议所有有志成为老手的用户学学私钥的本源、相关推理和作用。在本文中,我们会解释私钥是怎么来的,它跟你的密码学货币资产有何关联。
最近EIP-1559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于是我也来蹭蹭热点,来给大家讲讲EIP-1559的同时也给大家讲讲谁在争吵,以及究竟在吵什么。
本文深入探讨了区块链生态系统中合法性的重要性,指出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资源配置不当,尤其是在研发资金的分配上。作者提出合法性不仅影响资金的分配,还能促进社区的协调作用,从而推动区块链项目及其公共资源的资金支持,强调合法性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技术,应被更有效地利用。
本文章探讨了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项目中,交易排序问题所带来的新挑战,特别是前跑和采矿可提取价值(MEV)的相关性。文章从技术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机制,通过具体代码示例说明如何利用交易排序带来的盈利机会,同时,也探讨了反MEV的解决方案,如Flashbots项目,并强调在去中心化环境下代码安全的重要性与挑战。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适合对以太坊和DeFi有一定了解的读者。
扫一扫 - 使用登链小程序
116 篇文章,574 学分
405 篇文章,410 学分
169 篇文章,375 学分
67 篇文章,332 学分
120 篇文章,303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