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区块链行业做过的那些尝试

初识区块链

初识区块链

很多人开始关注区块链是因为听到了币价的暴涨,我也不例外。回想起来,我第一次了解到比特币是在 2013 年,那时候也是正处于比特币牛市,当时还曾经想过要不要买一点,但是我对当时的交易所很不放心,害怕交易所卷款跑路,最终放弃了购买,后来也没再关注过。

直到 2017 年中旬,比特币再次进入大众视野,自然也再次引起了我的关注。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当初开始关注时,我见证了比特币的价格在一个星期内从 1 万元(人民币)涨到了 1.5 万元,很快又涨到了 2 万元。而这次,不同于 2013 年,我开始尝试去了解其背后的本质,了解比特币的价值到底在哪?区块链的价值在哪里?是否会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

刚开始学习区块链的时候,还听到和读到了很多相关的概念,包括:区块链1.0、区块链2.0、区块链3.0、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硬分叉、软分叉、隔离见证、闪电网络、雷电网络、以太坊、以太坊经典、币圈、链圈、智能合约、比特币钱包等等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上面这些概念才慢慢理解了,对上面的几个问题也都有了答案。

首先,不管是比特币、以太坊,还是其他数字资产,从本质上来说,有没有价值,有多大价值,都是由共识决定的。这里所说的共识,并不是指技术上的共识算法,而是指群体共识。通俗点说,就是越来越多人认可了比特币的价值,所以它才有价值。其实,不只是比特币,人类的任何东西,之所以有价值,都是因为有共识,包括人类历史上曾经作为货币的贝壳。而如今,比特币作为一种数字资产,普遍被认可为数字黄金,从这个维度来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比特币那么值钱了。

而要达成群体共识,是需要有信任背书的。以前,主要是由第三方权威机构提供信任背书。比如,法币是由政府提供信任背书,支付宝是由阿里这个大企业提供背书。但比特币,不由任何第三方提供信任背书,而是由自身的比特币系统提供。这是要补充说明一下,我所说的「比特币」和「比特币系统」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比特币」指数字资产,而「比特币系统」是支撑「比特币」能够运行的一套基础设施。简而言之,比特币系统其实就是一套去第三方信任、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运行系统

比特币系统、以太坊系统、EOS 系统、Polkadot 系统等,都是数字资产运行系统,其实也可以统称为区块链系统,而实现这些系统背后的技术,则统称为区块链技术。所以,区块链技术只是区块链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一套完整的区块链系统,其组成内容其实涉及到多种学科,包括计算机科学、经济学、金融学、心理学、博弈论等等。

说到这里,就可以来总结一下区块链的核心价值了。我们知道,比特币等数字资产,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载体。其实,除了原生的数字资产,很多现实资产也都可以转为数字资产,比如股票、房屋产权、音乐版权等,都可以数字通证化,变成数字资产后在区块链系统中进行可信的交易流通,也叫价值传递。因此,区块链系统其实也被称为价值互联网,而区块链技术则是构建价值互联网的基石。

总而言之,在我看来,区块链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区块链系统作为价值网络而存在,能够可信传递作为价值载体的各种数字资产,包括原生的数字资产,也包括与现实资产相关联的通证资产。而确定了这一点之后,对于区块链是否会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也就不言自明了。

第一次尝试

当我确定看好区块链的未来前景之后,就开始寻找机会,想往该领域尝试做一些实际的项目,同时也在学习区块链技术。当初我所在公司的顶头上司,也算是我在区块链领域的领路人,当时也有计划和筹备做区块链项目,不过一直进展不顺利。

后来,在 2018 年初,有个在黑马的朋友,是我曾受邀去做过一次线下的技术分享时结识的,给我举荐了一个项目,做 DEX,即去中心化交易所,基于 Loopring 协议,不过团队在深圳,我当时还在广州。我初步了解了一下,并做了几点分析:

  1. 区块链项目,正是我接下来想进军的领域;
  2. Loopring 协议,据了解也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区块链项目,也是一个 DEX 项目;
  3. 交易所项目,也正是我熟悉的业务领域,知道如何才能做好,不管从技术上还是产品上;
  4. 偏好 App 全栈型 Leader,刚好我就是。

于是,我就找了一个周末,过去深圳深入了解该项目和团队成员。

创始人是个 90 后,之前是做 Android 开发的,因为炒币赚了不少钱,就出来创业了。因为看好 Loopring,曾参与了 Loopring 的代币发行,持有很多 Loopring 的代币,可以说是 Loopring 的铁粉了。也因此,就想自己做一款基于 Loopring 的 DApp,产品名字都取得和 Loopring 很像,叫 Loois。总体而言,他给我的感觉是个比较实在的人,有着一颗干实事的心,也有一些胆识。不足就是缺乏管理经验,也没有产品经验。不过这些不足倒是可以由我来弥补。

另外,因为当时还是牛市,公司还有正在赚钱的业务,所以资金问题不需要担心。

我们聊了一整天,最后我答应了加入,以 CTO 的身份。住处稳定之后,我就把家人也全接过来了,就住在公司对面的小区,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通勤时间。

我加入之后,半个月时间内组建起了 20 多人的研发团队,其中,有几个核心骨干还是跟随我从广州过来的。我这个团队整体能力很强,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做起事来也很高效,大家只花了一个半月时间就将 Loois 第一版研发完成并上线了,而且,我们基本不怎么加班。

但好景不长,很快,熊市就来临了,之后还伴随着资本寒冬。结果,公司本来赚钱的业务不赚钱了,开始筹备去谈融资,但资本寒冬的背景下,很难融到钱。最后,发不出工资,项目团队解散。

在区块链行业的第一次尝试,最后虽然失败了,但我从中却收获了很多。毕竟,有很多东西,只有进到了这个圈子,你才能看得到并看得清。

首先,结识到了圈内的一些人脉,这点很重要,尤其是进入一个新兴行业的时候。这些人脉在我之后的职场中,多次在不同场合发挥了不同效用。比如,一群人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可帮助我快速扩展视野;在我需要招募圈内人才的时候有专业渠道;当我自己需要找新工作时可以找人内推;等等。

其次,区块链专业能力上得到了很大提升,不仅是技术能力(Golang 和 Solidity 智能合约开发就是在这期间开始学的),包括区块链产品规划能力(白皮书也是我写的),也包括商业视野。商业视野上的提升主要是因为我有幸能够参与到一些不错的商业活动,并和行业内的一些大佬沟通交流过,从中学到很多。

最后,对区块链圈子的现状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链圈的,也包括币圈的。了解到圈内的现状其实远比想象中混乱。因为这个行业天生具备很强的金融属性,尤其是 ICO 的兴起,使得很多团队和项目筹集资金更容易也更快了,因此,带起了很多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但同时又出现了很多圈钱的传销盘、空气币,尤其在深圳,可以说是传销盘的聚集地。

转做 CEX

DEX 领域的合伙创业失败之后,我又回到了 CEX(中心化交易所) 领域,负责研发数字资产交易系统,先后主要负责过两个交易所。

数字资产交易系统,与贵金属、股票等交易所相比,其实也是大同小异。因为之前已经在中心化的贵金属交易平台有过两年的技术积累,现在换成数字资产交易所,只是交易标的不同了,所以对我来说也并没形成太大挑战。

从技术层面来说,无非就是分布式系统、微服务架构,重点满足高可用、高并发、高性能的要求。关于技术方案,我之前已经写过两个系列的文章《撮合引擎开发》《交易系统架构演进之路》,这里就不展开细聊了。另外,数字资产交易系统中,钱包服务是重中之重,管理着整个系统的链上资产,这也是整个系统真实的资产,其他都是数据而已,所以安全性非常重要,热冷钱包分离是必须要做的。热钱包用于平时的运营,钱包余额不宜太多,大部分资产应该存储在冷钱包。当热钱包余额不太充足时,才从冷钱包转一些到热钱包。

从市场维度来说,数字资产 CEX 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大部分流量都被头部的几个交易所占据了,剩余的流量又分摊到了很多二流的交易所。目前,非小号所收录的交易平台就已达 640 家,而市场上还有很多没被收录的,而且还有很多新开或正准备开的,而 2018 年的时候据统计甚至有上万家交易所。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交易所?而且,为什么还不断有人入场开新的交易所?其实,理由很简单,在区块链行业里,做交易所是最赚钱的,很多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而且,目前,全球币民相对股民来说,体量还太小,即是说还有很多待开发的用户市场。

表面看,这的确是很大一块蛋糕,但抢占这块蛋糕的人太多了,而且都是拿着武器上去抢的,如果你缺乏有竞争力的武器,那就是上去找死。而且,有时候,抢到了也不一定能守得住。

FCoin 就是最典型的一个案例,2018 年 6 月 13 日,上线 15 天的 FCoin 交易量超过 OKEx + 币安 + 火币等 6 家交易所之和。不过,成也萧何败萧何,FCoin 靠交易挖矿崛起,也因它的模式迅速走向衰落,《Fcoin的死亡螺旋》这篇文章详细讲了 Fcoin 的故事,感兴趣的可以点进去了解。

而很多小交易所连辉煌一回的机会都没有,很多都是在默默中诞生,又在默默中消逝。我负责过的两个交易所,第一个早已消逝于红海中,而第二个虽然依然还在运营,但也是在夹缝中生存。

而我在这两段经历中获得的成长,主要还是在技术上,比以前更加精进了。前面提到的两个系列的文章《撮合引擎开发》《交易系统架构演进之路》,就可以算是我的一些收获总结。

电商+通证经济

从去年六月份开始,我从 CEX 抽离了出来,负责一个全新的项目,一个结合电商 + 通证经济的生态项目。这个项目的商业模式比较有意思,我来介绍一下。

整个项目核心板块主要包含几部分:电商平台、数字通证发行平台、数字通证交易平台、区块链系统。实际上包含的子系统不只是这些,其实总共有十几个子系统,包括了其他周边板块,但我为了简化,所以只介绍最核心的几个板块。

电商平台有两个,一个是和淘宝、亚马逊类似的线上电商,一个是和美团类似的 O2O 电商。作为电商平台,该有的功能全都有,但在这基础上,引入了「商品通证」。商品通证有很多种,不同商品类目对应不同的商品通证。比如伞是一个类目,对应一种商品通证 AToken,水靴是另一个类目,对应另一种商品通证 BToken。

每种类目的商品通证的发行则是由销售对应类目商品的商户发起的。这些商户,只要达到一定条件,就可以提交申请发行对应的商品通证。比如,卖伞的商户,达到条件就可以在平台申请发行 AToken 的通证,比如申请发行 10 万枚。如果该 Token 是第一次发行,则会在区块链系统上新增该 Token,如果不是第一次发行,那就会进行增发。

商户的发行申请通过之后,该商户就可以出售这些商品通证了。但是,这些刚发行的商品通证只有一种出售方式,就是变为一种提货权益而售出。首先,商户会对这个类目下的指定商品设置为支持商品通证。之后,用户购买商品时,支付后有两种选择,一是直接发货,二是持有提货权益。当用户选择第二种时,就会将等值的商品通证数量从商户转给用户,从而完成了商品通证的售出。

而有一天用户想提货了,那就可以再次购买此类目商品并用对应的商品通证进行支付。而支付后的通证将会从链上被销毁。另外,用户的商品通证不只是可以用于支付最初购买时的商品,也可以用于支付同类目的其他商家商品,只要该商家的商品也支持商品通证。举个例子,用户一开始在商户 M 购买了天堂伞,得到了商品通证 AToken 100 枚,之后用户可以用这 100 枚 AToken 去购买支付商户 N 的蕉下伞,只要商户 N 的蕉下伞也支持商品通证。不过,AToken 不能用于购买支付其他类目的商品。

出售后的这些商品通证,也可以在数字通证交易平台进行流通交易。这个数字通证交易平台就是类似火币、币安的交易平台,但只能交易这些商品通证。而这些商品通证之所以会在二级交易市场有涨跌,主要是因为存在分红预期。所有发行了 AToken 的商户,每个月都需要从上个月的销售利润中拿出一定比例分给持有 AToken 通证的用户,而分红的时间是随机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商品通证不管在交易平台的价格涨跌到多少,回到电商平台支付时,都是按照发行时的价格计算。

核心的业务逻辑就是这些了。对商户来说,发行通证后出售,本质上其实就相当于融资了。而商品通证售出之后,基本都会流通到通证交易平台,这时候其实也就变成了类似股票的投资品。再流回电商平台进行支付销毁的通证其实是比较少的。

商业模式本身我是觉得挺好的,我在负责这个项目期间也全都研发上线了所有核心产品,但是,直到我离开,市场却一直没能做起来。其中原因存在诸多因素,我就不便在这里诉说了。

DeFi

最近,我又开始进军 DeFi(去中心化金融) 了,目前是从借贷产品入手,开启新的征程。

目前已经加入北京这边的团队一个月有余,开始适应了这边的环境和节奏,与团队成员也已经有些熟络,且随着借贷项目的正式启动,我的优势也将会逐渐展现出来,比如近几天我在产品层面就给出了一些不错的优化提议。

我前期的时候主要还研究了 Compound,目前属于 DeFi 借贷领域的龙头项目,后面我会专门写文章来讲解 Compound 的技术,将我的研究成果分享出来。

其实,现在整个 DeFi 已经有好多个细分板块,包括钱包、DEX、借贷、预言机、保险、聚合收益、资产管理、支付、稳定币、NFT、KYC 等等,可谓是百花齐放。每一块都已经有好些先行者,不过体量都还不是很大,所以,市场空间依然很大,谁都可能成为新的龙头,这就是机会。

而我自然希望这次能够从这块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能带领团队做出一款能够持续发展下去的成功产品,打造出一个 DeFi 新生态。

点赞 7
收藏 2
分享
本文参与登链社区写作激励计划 ,好文好收益,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

3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Keegan小钢
Keegan小钢
0x9EF5...063c
公众号自媒体「Keegan小钢」,Web3从业者、培训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