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介绍以太坊PoS共识的第三部分。以太坊的PoS-Part1共识协议总览以太坊的PoS-Part2LMDGHOST最终确定性Finality最终确定性(Finality)是指区块保证不会被回滚,会永远成为链的一部分。上篇文章介绍了作为以太坊ForkCho
我从一个计算机研究者的角度分享一下我对区块链的认识以及如何在这个领域展开研究,希望能对迷茫的同学有所帮助。
在Shardora共识协议开发之前我产生过两个疑惑?一个是BFT共识居然要求少于1/3的恶意节点,这听起来是个很强的信任假设,这真的可行吗?另一个是HotStuff共识这么好用,为什么主流的这几条公链不用,只是因为历史原因吗?在了解了以太坊PoS设计过程之后,我基本有了答案。
Casper如何保持着超大规模的验证人的情况下,实现即时最终性?当下以太坊共识验证人的规模大约是60万,这么多的验证节点,在技术上面保证了以太坊极大的去中心化。但是以太坊共识算法是确定性的算法,也就是说经过了一定的时间后,某个区块一定是不会改变的,而不是概率性确定。casper采取对PBFT算法
这是Maxdeath早在19年写的一个有关共识算法的系列观点,经典值得反复阅读,欢迎大家收藏传阅。
pBFT为什么不要三个阶段,看完你就知道。
一旦你开始进入加密货币领域,你就不可避免地会听到工作证明(PoW)、权益证明(PoS)和历史证明(PoH)等术语。
死磕以太坊源码分析之Ethash共识算法
HotStuff 论文理解和技术方案实现细节。
原生HotStuff的局限相比其他BFT类共识算法,HotStuff(下文简称HS)通过增加一个投票阶段的方式实现了正常和异常情况下O(n)的通讯复杂度,并且没有牺牲响应性(Responsiveness)。具体请参考文章HotStuff工程设计与实现。然而,HS有以下两个局限
当这个领域所有的人似乎都已经开始盲目乐观地考虑长期发展的时候,我们需要反思一下——我们做的这些东西,真的“够安全”吗?
文章从原生 HotStuff 出发,重点讨论 Chained HotStuff 的方案设计和工程实现。
文章详细介绍了TRON网络的DPoS共识算法,包括其基本原理、实践应用、优缺点以及与其他共识算法的对比。文章还讨论了TRON网络中的区块生成、分叉处理、区块确认机制以及超级代表(SR)的轮换和激励机制。
简单聊聊
我们在 Shardora 实现了 HotStuff 作为共识层之后,学习并参考了 Tendermint,特别是参考其对接 PoS 的部分,以进一步完善 Shardora 共识的效率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