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形式化验证(formal verification)的过程及其在智能合约中的应用,强调了与单元测试的互补关系,以及如何利用Halmos工具简化形式化验证的实施。文中分析了正式验证的挑战、规范的编写开销及其在ERC721A智能合约中的案例,展示了通过符号测试实现高效验证的重要性。
本文详细介绍了Silo融资协议中的一个关键漏洞及其修复过程。通过Certora的形式验证工具进行深入分析,报告总结了漏洞的产生原因、修复方法及验证过程,并提出了未来加强规则和安全性的计划。
本文介绍了SushiSwap即将推出的Trident平台中的一个池排空漏洞及其修复过程。通过三个步骤,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形式化验证技术发现此漏洞,并详细描述了恶意用户如何利用该漏洞进行攻击,最后介绍了SushiSwap所采取的修复措施。
本文介绍了Compound新协议Comet的一个有趣的正确性规则,以及在早期开发过程中如何利用Certora Prover进行形式化验证,以消除代码中的bug。通过形式化规范和验证,团队成功发现并修复了一个导致用户抵押资产状态错误的bug,从而提高了协议的安全性。
本文揭示了PRBMath库中mulDivSigned函数的一个设计缺陷,该缺陷会导致在计算有符号数的乘法和除法时出现精度问题,特别是在DeFi应用中可能被利用导致资金损失。Certora团队通过形式化验证工具发现了这个存在于多个PRBMath版本中的问题,并与作者Paul Razvan Berg合作,最终通过修改函数定义为向零取整来临时解决,并计划在未来提供更全面的舍入模式支持。
本文详细描述了在 Balancer V2 中发现的一个由 Certora 团队通过形式化验证发现的偿付能力漏洞。该漏洞允许用户通过将贷款分割成小额多次来逃避闪电贷费用,从而导致 Vault 的偿付能力受损。Balancer 团队通过要求 token 地址数组按严格升序排列解决了这个问题。
Beosin-VaaS的业务逻辑验证软件,是一款用来检测智能合约上层业务逻辑漏洞的软件。
近日,成都链安推出全球首个Fabric链码自动形式化验证工具--Beosin-VaaS for Fabric,为链码提供“军事级”的安全验证。
本文探讨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安全之间的联系,指出两者在如何调控复杂系统以应对不可预测结果方面存在相似性。作者分析了在DAO治理和加密经济学中面临的共同挑战,以及一些正在探索中的解决方案,例如延迟治理和形式化验证。同时,文章提出了未来DAO可能学习到的经验,强调去中心化的重要性。
本文强调了形式化验证(FV)在Web3和DeFi安全中的重要性,指出传统测试方法不足以应对Web3的安全挑战。FV通过数学证明确保代码按预期运行,能预防高危漏洞,并已在多个知名DeFi项目中应用,同时建议将FV尽早集成到开发生命周期中,以提升代码质量和安全性。
随着以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及区块链应用(DApp)为核心的区块链2.0时代逐渐成为主流,智能合约及区块链应用的安全性也越发成为业界备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经历过诸如THE DAO、币安被盗等事件,智能合约及区块链应用的安全性究竟应该如何得到验证和保障,业已成为当前区块链业界亟待解决的痛点。
11月4日,成都链安重磅推出离线免费版智能合约自动形式化验证工具Beosin—VaaS,该版本基于流行的开发工具VS Code插件,供广大开发者免费使用。获得方式如下,欢迎体验使用: https://beosin.com//
“程序测试能证明错误的存在, 但不能证明错误不存在” – Edsger Dijkstra。智能合约是一个对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领域,一个不经意的小 bug 很可能会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
本文介绍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概念及其安全性的重要性,强调了寻找智能合约中的漏洞及进行形式化验证的实际方法。文章为有数学或计算机科学背景的学生提供了在DeFi领域发展的机会,提到了一些在线比赛和奖励来激励学习和探索。还提供了后续资源和即将到来的比赛信息。
本文详细介绍了Vlad的Casper协议及其在Isabelle/HOL中的形式化验证过程,探讨了异步环境下共识问题的核心挑战,并展示了如何使用形式化方法确保估计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