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讨论了在Compound平台上投资DAI的风险,包括智能合约安全、中心化失败点以及银行挤兑风险。文章还提到Compound的治理机制已转移到COMP代币持有者手中,并详细分析了每种风险的潜在影响。
本文详细介绍了Balancer协议在一起事件中的反应,特别是由于非标准ERC20通货紧缩代币导致的损失。Balancer团队承诺将补偿受影响的流动性提供者,并强调未来将更加重视安全性和用户风险教育。
本文讨论了Compound治理提案11,提出对COMP分配方式的修订以应对流动性挖矿带来的问题。新提案将COMP的分配由市场的利息支付改为市场的借贷总价值,旨在降低风险并优化治理。同时,还引入了对智能合约调用限制的修改。文章分析了实施细节及其可能的影响,并预测利率在各市场之间趋于平衡。
本文深入探讨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的自动化市场做市商(AMM)的创新,特别关注Curve这一专注于稳定资产的AMM。文章分析了Curve的定价算法如何减少滑点,同时通过借贷协议为流动性提供者创造收益,显示了Curve在DeFi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此外,文中还提到了一些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表现出DeFi的巨大潜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DAO 的时代才刚刚开始,随着Moloch v2智能合同的推出,我们正在迎接一个类似ERC-20的区块链组织的标准。
北京时间06月29日凌晨02时03分起,最近因“借贷即挖矿”模式而备受关注DeFi 平台 Balancer 上的 STA 和 STONK 两个 ERC20 通缩代币池遭到了黑客攻击,共计损失了超50万美元。
Defi 都有哪些项目,一起来了解下。
Defi 概念普及
Chainlink是去中心化的预言机网络,将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连接至链下数据。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Compound协议及其在DeFi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尤其是COMP代币和流动性挖矿的机制。文章介绍了如何通过借贷和稳定币交换来优化用户收益,并分析了Compound对传统金融和去中心化金融的吸引力。整体结构清晰,信息丰富且分析深入。
本文探讨了证明权益(PoS)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在借贷和流动性方面的共同点,尤其是在抵押贷款证券(MBS)结构上的启示。通过比较金融危机期间的杠杆效应及其对流动性的影响,作者提到了一些风险和改进的机会,警示在没有适当控制的情况下,这些风险可能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复现。文章深入分析了质押衍生品的运作机制及其在流动性和资本效率方面的潜在益处,同时也强调了可能导致网络安全性下降的风险。
web3.eth.accounts 包中包含用于生成以太坊账户和用来签名交易与数据的一系列函数。
本文从技术角度对交易所钱包系统搭建流程进行了梳理,分为搭建区块链钱包节点、搭建交易所钱包系统、实现充提币对接、指令和调用方式四大模块。
使用imToken钱包直接调用合约
年来组织演变的主要特征是:降低协调的交易成本。 这在科斯提出的企业理论中得到了体现。 你可以实现边际改进,比如在组织内部应用决策支持系统。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大的系统性变革,起初看起来是边际效益,但实质上是为全新的组织类型的出现提供机会。
本文主要从技术角度介绍 V2 的一些特性,分析这些新特性可能带来的改进和影响。这些特性包括:ERC20/ERC20 供给池、价格预言机和闪电兑换。其中关于预言机和闪电兑换会做一些的思考,欢迎有识之士来探讨这些问题。对某项特性感兴趣的读者可直接跳到指定章节。
这篇文章探讨了流动性挖矿、Maker代币在Coinbase Pro上的上市以及Layer 2扩展解决方案的发展。文章分析了DeFi领域的流动性激励计划与代币价格动态,并讨论了不同的DeFi项目和市场趋势,提供了对当前市场环境的深刻见解。
块链技术之所以能流行,部分原因是它能解决互联网时代遗留下的问题,比如数据孤岛、数据垄断、隐私泄漏等。在诸多区块链的落地应用中,数字身份是最有可能率先覆盖上亿用户的场景之一。对应现实生活的身份证,数字身份是公民在网络世界的标识,其价值不仅是证明「我是我」,更在于背后所链接的海量的个人信息。传统互联网是以中心化服务为特征,身份数据分散在各机构中,难以共享,且容易出现数据盗用问题。
智能合约中使用更安全的随机数(代码实战篇)
Chainlink价格参考数据合约是可以在智能合约网络中值得依赖的真实价格数据的链上参考点。这些合约由多个Chainlink节点定时更新,提供高精度,高频率,可定制化的DeFi价格参考数据,可以方便的为DeFi项目的开发提供开箱即用的稳定基础设施。
扫一扫 - 使用登链小程序
378 篇文章,1929 学分
209 篇文章,370 学分
187 篇文章,334 学分
65 篇文章,271 学分
115 篇文章,235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