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way只是转发链组件(miner,messager)发送给本地组件(wallet,cluster,market)的一个代理,中间不会存储任何信息,所以也就没有用数据库。gateway也需要在auth服务中注册,也就是依赖auth组件,只依赖这一个服务,剩下的服务都是反向依赖gataway
零知识证明(ZKP)正在因其在代理计算给不受信任的服务器,解决去中心化账本的可扩展性问题等方面的诸多应用而逐渐变得流行起来。
messager管理了message,node,address,share-params,actor-config等主要的功能。models包是对数据库的抽象实现,所以对数据库的操作都是通过这个包。其中内部的repopackage包含了以上5个(message,node,address,sh
本文从演化角度讨论 Rollup Layer2 的发展以及演进
本文详细介绍了以太坊预编译合约的九种类型及其应用场景,包括椭圆曲线数字签名恢复、哈希方法、内存复制和椭圆曲线数学运算等,并提供了如何使用Solidity调用这些预编译合约的示例代码。
本文深入探讨了以太坊虚拟机(EVM)及其字节码的工作原理。文章介绍了虚拟机的基本概念、字节码结构、操作码以及EVM的执行环境,包括内存、栈、调用数据和存储的功能与特点,为理解EVM的运作提供了基础知识。
上海升级已经完成, 验证这可以取款了
文章介绍了突变测试的概念,即通过故意在代码中引入错误来检查测试套件的质量。文章详细举例说明了突变测试的应用,包括如何在Solidity代码中实施,并介绍了自动突变测试工具及其可能的结果。此外,还讨论了突变测试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并推荐了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源。
本文探讨了旅行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近似模型(travel time ~= 750 * distance ^ 0.6),并通过数据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作者通过使用GeoLife数据集和各种编程工具,分析了公共交通的旅行时间以及航空旅行的影响,发现旅行时间与距离之间存在有趣的幂律关系,甚至可扩展至考虑星际旅行的情境。
本文介绍了作者如何构建一个基于属性测试的工具 fuzzing-like-smarter-degen,用于检测智能合约中的漏洞。文章详细讨论了传统的单元测试的局限性,并介绍了模糊测试(fuzzing)的原理及其在智能合约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作者还介绍了如何通过假设库(Hypothesis)实现模糊测试,并展示了该工具的运行效果。
零知识证明使用场景分析,在 Rollup 之外,还可以应用在哪?
DLN是一种非托管的跨链交易协议,通过点对点流动性网络实现快速、高效和安全的跨链原生资产交易,解决了传统跨链平台成本高、流动性不足、滑点和MEV攻击等问题,目前支持Ethereum, Arbitrum, Polygon, BNB Chain, 和Avalanche之间的资产交易,交易费用最低为8bps。
本文探讨了机器学习模型在隐私和透明性之间的平衡问题,介绍了零知识简洁非交互式知识论证(ZK-SNARKs)如何在不泄露模型权重的情况下证明模型正确执行。通过开源框架zkml,本文提供了利用ZK-SNARKs进行机器学习模型信任执行的具体示例,展示了该技术在社交媒体和医疗领域的潜在应用。
代码解析思路提出几个需要解决问题。venus-miner解决解决这些问题的设计思路和架构。最后要问问为什么这样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区块链系统都需要解决谁有权利出块,没有按照规定出块的人如何惩罚,出块人如何从交易池中获取交易,并验证交易(预执行并获取执行后的状态根or只是进行交易
2023年4月3日,以太坊上的多个MEV机器人在16964664区块中遭到攻击,一名恶意验证者替换了8个交易,导致5个MEV机器人损失约2538万美元。攻击主要针对与Flashbots相关的MEV机器人。漏洞在于Flashbots的mev_boost_relay模块未正确处理错误,恶意验证者利用这一点修改区块内容并成功使其被主网接受,最终攻击者耗尽了MEV机器人的资金池。
mev_boost_relay
我们将依托上篇文章建立的框架,深入polygon zkEVM关于Sequencer和Bridge更多的技术细节,同时也探讨未来潜在的去中心化Sequencer架构的不同特点。
这篇文章宣布了zkml的开源发布,zkml是一个用于生成机器学习模型执行的零知识证明的框架。文章详细介绍了zkml的愿景、使用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信任审计、去中心化市场和隐私保护生物识别等。作者强调了zkml的高效性和优化能力,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Move中,首先就规定了Resource是第一公民,在编程的时候是必须被首先考虑的被编程对象。这种开发思想,就告诉开发者要全心全意的去看待Resource,重视资产的安全性
本文详细介绍了以太坊中的staticcall操作,解释了其与常规call的区别,及其在防止状态变更中的应用。同时,文章也讨论了staticcall的安全性问题,如拒绝服务攻击和重入攻击,并提供了代码示例来说明其使用方法。
由于目前的Web3游戏,普遍形式是玩家可以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得加密货币以及NFT奖励,从而也滋生了许多为“打金”而产生的非真实玩家。本文从方法论,图算法介绍,案例说明和数据分析等维度深入全面的介绍如何识别链上非真实玩家。
扫一扫 - 使用登链小程序
116 篇文章,516 学分
405 篇文章,414 学分
169 篇文章,327 学分
67 篇文章,302 学分
121 篇文章,276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