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分析了Hyperliquid推出稳定币USDH的治理提案,评估了包括Native Markets、Paxos、Ethena、Frax和Agora等多个候选者的提案,并分析了各个提案的优势、劣势以及对Hyperliquid生态系统的影响。文章认为Paxos和Ethena的提案最具竞争力,并预测了最终的投票结果和USDH未来的发展。
本文全面概述了 Pendle 协议,它通过将收益资产分解为本金和收益两部分,为 DeFi 引入了利率市场。Pendle 允许用户对收益进行交易、对冲和优化,并通过 vePENDLE 机制激励流动性,同时还推出了 Boros 模块,旨在实现永续合约资金费率的交易。
iExec是一个去中心化云计算协议,它将迁移到Arbitrum,旨在成为开发人员的首选隐私技术栈。此举旨在将iExec的技术与更广泛的市场和具体的用例联系起来,通过在Arbitrum上部署隐私模块,iExec可以扩展其可寻址市场,并提高RLC代币的功能性作用。
本文介绍了Pendle推出的新平台Boros,该平台允许用户交易funding rates,类似于传统金融中的利率互换。
本文分析了Hyperliquid的HIP-3提案,该提案允许以完全无需许可的方式创建新的市场。文章重点介绍了HIP-3的机制、战略价值,以及通过Kinetiq、Liminal和Ventuals等项目实现的用例,HIP-3旨在将Hyperliquid定位为链上金融的基础设施,并为用户提供更多收益和投资机会。
本文分析了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Hyperliquid的愿景,即成为“流动性的AWS”。文章深入探讨了Builder Codes、CoreWriter和HIP-3等关键组件如何实现这一愿景,并讨论了Hyperliquid的架构、功能以及对未来增长的潜力,将其定位为链上金融的基础设施。
Kinetiq 推出了 kHYPE,一种在 Hyperliquid 上的流动性质押代币。用户可以通过质押 HYPE 代币获得 kHYPE,同时还能参与 HyperEVM 上的 DeFi 活动。StakeHub 算法用于优化质押分配,Earn 模块提供额外的收益策略,iHYPE 则为机构用户提供了合规的质押解决方案,Kinetiq 的 kHYPE TVL 预计将达到 4.5 亿到 10 亿美元。
本文深入探讨了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中 CLOB (中央限价订单簿) 的兴起,分析了 Hyperliquid 等先行者的成功,以及 CLOB 如何通过提供媲美中心化交易所的速度、流动性和用户体验来革新 DeFi 交易。文章还对比了 CLOB 与 AMM 的优劣,并详细阐述了实现高性能去中心化 CLOB 所需的关键技术要素,最后对当前 CLOB 格局中的主要参与者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和比较。
Euler V2 是一种模块化的借贷协议,它通过 Vaults、Euler Vault Kit (EVK) 和 Ethereum Vault Connector (EVC) 三个核心组件,实现了完全无需许可的基础设施,可以托管定制的信用市场。V2 版本是对 V1 版本的全面改革,解决了 V1 版本的单体架构的局限性,提高了协议的灵活性、弹性和适应性。
Morpho V2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借贷平台,采用模块化、基于意图的架构,旨在满足高级用户和机构的需求。它通过结合点对点市场、可配置的金库和求解器优化的执行,实现了需求表达和执行的分离,提高了用户体验和市场效率,并吸引了机构参与者和复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