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ukoo
随着香港开始允许散户交易数字资产,数字资产也在逐步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数字资产、数字签名等新概念层出不穷。Cobo密码知识讲堂计划推出以“门限签名”为主题的系列科普文章,旨在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读者了解数字签名中门限签名的技术本质和应用原理。该系列科普文章每一篇内容相互独立又互相补充,涵盖门限签名的概念及典型应用、ECDSA 门限签名的设计及发展现状、Schnorr 门限签名的设计及发展现状、基于门限签名的账户体系构建,以及层级化门限签名设计等多个该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力求通过对技术研究的深层次剖析和解读,让读者对门限签名领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本系列将分为五部分来为大家讲解 Cobo 密码知识讲堂|第一讲:门限签名的概念与应用 介绍门限签名的概念与应用。阐述了数字签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解决单点失效风险的门限签名概念,并比较了门限签名与多重签名的优势,如灵活性、匿名性和可扩展性。同时探讨了门限签名在区块链领域中的典型应用,包括保障账户安全、跨链资产锁定和共识机制设计。
Cobo 密码知识讲堂|第二讲:ECDSA 算法及其门限化设计介绍 主要介绍了 ECDSA 签名算法及其门限化设计。文章详细阐述了 ECDSA 算法的产生背景、算法流程,以及 ECDSA 门限签名方案的研究现状、算法组成和关键设计,并从门限最优、低算法复杂度、可审计性和高安全性等方面给出了 ECDSA 门限签名算法的评价维度。
Cobo 密码知识讲堂|第三讲:ECDSA 门限签名典型算法介绍 本期课程介绍 ECDSA 门限签名,首先对当前已有的 ECDSA 门限签名算法的技术路线进行归纳和总结,绘制其技术发展的“科技树”;随后,针对 ECDSA 门限签名算法实现的不同技术途径,进行针对性的介绍,阐述其设计原理、核心组件和技术迭代过程;最后,结合学术研究基础和产业界业务经验,给出 ECDSA 门限签名算法使用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Cobo密码知识讲堂|第四讲:ECDSA 门限签名算法分析与比较 主要分析和比较了不同的ECDSA门限签名算法。文章构建了一套评价体系,包括门限最优、交互轮数、安全性(安全假设、攻击模型、通用组合)和可审计性等关键指标,并对现有算法在这些指标上进行了横向比较,最后为未来ECDSA门限签名算法的设计提供了指导方向。文章还列举了业内热度较高的算法和开源库。
Cobo 密码知识讲堂|第五讲:探索聚合签名奥妙 主要介绍了聚合签名的概念、算法组成、与门限签名的区别、设计难点、面临的安全风险以及抵御手段,并详细描述了BLS聚合签名和Schnorr聚合签名这两个典型算法实例。聚合签名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密码学组件,能够有效“压缩”多个主体的签名,实现对多个签名“批量”验证的效果。
与传统 AMM(如 Uniswap V2)遵循的 “xy=k” 恒定乘积模型不同,Uniswap V3 的集中流动性机制允许 LP 将资金聚焦于特定的价格区间。这一设计带来了双重优势:
Uniswap V3 的代码库因其复杂性闻名,其核心在于将数学逻辑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实现集中流动性,协议引入了一系列创新组件:
如果你是初学者,建议可以首先阅读 Uniswap V2 书籍 并完成 Uniswap V2 谜题。
目录
3.Q 数字格式
6.Uniswap V3 工厂以及 Tick 间距和费用之间的关系
8.平方和乘法算法
Foundry 是以太坊生态中最流行的开发工具之一,其内置的 Cheatcodes 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让开发者能够在测试环境中模拟各种链上场景、操控状态,甚至超越常规 EVM 限制。这些“作弊码”不仅简化了测试用例的编写,还能帮助开发者更深入地理解智能合约的行为。
本专栏旨在系统性地解析区块链中 Gas 的概念、运作机制及其演进,特别聚焦于以太坊生态。通过系列文章,我们将深入探讨 Gas 的基本原理、EIP-1559 的改革、交易生命周期中的 Gas 变化、智能合约的 Gas 优化技巧,以及多链环境下的 Gas 模型对比等内容。专栏内容面向开发者,力求提供清晰、专业的知识体系,助力读者在实际开发中更高效地管理和优化 Gas 费用。
⭐️ 最近在整理交易所钱包开发业务的笔记,趁此机会将我对交易所钱包的业务理解解构出来,供后人参考。
以图为主:大部分逻辑将以流程图方式展现。
图文结合:文字将用来讲解基础概念和描述流程图。
最小代码:每个独立业务将抽离出极简代码的实现,方便理解业务逻辑。
开发语言:大多数程序代码以 Go 、Typescript展示。
PS:文章过于硬核,已下架。。
本专栏深入分析了 Uniswap v4 智能合约的核心与外围合约,包括工作流、各个合约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介绍核心合约 PoolManager 及各种库合约,以及外围合约 PositionManager 和 V4Router,详细讲解了流动性管理和交易操作的实现原理。
本专栏汇集了笔者在学习 Solana 过程中的笔记与心得,一路上也难免遇到了一些坑。市面上许多中文教程仍以翻译为主,因此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但我相信,只要你认真学习本专栏中的文章,掌握 Solana 开发将不再是难事。无论是 Solana 程序开发还是脚本编写,你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此外,本专栏的内容会持续更新,将逐步带领你从入门迈向中阶开发,毫无压力。
本系列文章深入探索了多种新协议,每个协议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实现技巧。深度解析了现代去中心化金融(DeFi)借贷协议的实施细节,涵盖了多个前沿技术和理念,包括集中流动性、层次化协议和新型高效的数学模型。涵盖了:Euler V2、CrvUSD LLamaLend、Fluid + Vault、Ajna、Morpho Blue、Aave V3等协议的详细解读。
《Uniswap V2 Book》是一本深入解析Uniswap V2代码的书籍,不仅逐行解释代码,还探讨了设计背后的原因、替代方案及决策动机。书中还引入了实践问题,并指导读者如何实现Uniswap V2的克隆版本。
Uniswap V2 之书是对代码库的全面且深入的解释。我们不仅仅是截取代码并逐行解析。希望你已经有能力阅读代码!我们会解释为什么一开始要这样编写,可能的替代方案是什么,以及决策背后的动机。
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工程师低估了这个协议的深度——它不就是一个 xy = k 吗?实际上,Uniswap V2 充满了巧妙的工程决策,它用少量的代码处理了相当多的复杂性。这是每个 Solidity 开发者都可以从中学习的内容。
此外,根据 DeFi Llama Fork Tracker,Uniswap V2 无论是按 TLV(总锁定价值)还是分叉数量,都是被分叉最多的 DeFi 协议。理解这个协议所付出的努力将让你对其他数百个 DeFi 应用有深入的了解。
对于那些想要实践的人,我们在读者已经掌握了足够知识的地方引入了来自 DamnVulnerableDeFi 、 Ethernaut 和 Mr Steal Yo Crypto 的问题,以便读者能够以最小的难度解决问题。最后,我们以一个指南作为结束,教你如何自己实现一个 Uniswap V2 的克隆,但由于原始代码库已经有四年多的历史,因此我们做了一个现代化的改进。
Uniswap 并不直接使用 ERC 4626 或 ERC 3156。然而,熟悉这些标准是有帮助的,因为 Uniswap 使用了类似的概念。任何一个优秀的 Solidity 开发者或审计员都应该熟悉这些标准。所以如果你还不了解它们,请先阅读那些文章。Uniswap 的文章将假设你已经了解这些标准。
Uniswap 使用定点算法来记录价格,因此读者在阅读关于 TWAP Oracle 的章节之前,应该先熟悉这一概念。
请控制好节奏——往脑子里塞满新概念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们建议每天只阅读一章,然后在不看指南的情况下自己阅读源代码,以确保一切都理解透彻。
详解 Compound V3 - 待修改
一个协议工程师坐下来与你一起,逐步讲解代码库和设计决策。这就是本书的样子。
关于 Compound V3
Compound 只借出一种资产,称为“基础”资产。
与 Compound V2(和 AAVE)不同,后者允许借款人从资产菜单中借款,在 Compound V3 中,借款人只能借用单一资产(而贷方也只能贷出单一资产)——每个“市场”。在撰写本文时,有一个借用(和贷出) USDC 的市场和一个借用和贷出 ETH 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