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学校《共识机制原理》自己记录的笔记 完整链接请访问:https://blog.0xhowe.top/
本文深入探讨了模块化区块链的设计原理及其如何在区块链技术和Web 3.0中实现规模化,同时分析了不同层级(数据可用性、共识、结算和执行)在价值获取方面的差异,认为结算层是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实例和逻辑分析,提出模块化区块链带来了新的经济和价值动态。
本文总结了以太坊核心开发者执行会议185的内容,重点讨论了Prague硬分叉中包含的代码变更。开发者们同意在Prague中包含EIP 3074和EIP 2935,排除EIP 7547和EIP 7667,并继续评估EOF EIPs和EIP 7623的纳入。此外,还讨论了EIP 7251和EIP 2537的相关问题,以及调整以太坊发行曲线的提案。
本文介绍了模块化区块链和单体区块链的概念及其区别。模块化区块链专注于处理特定任务,并将其他任务外包给其他层,而单体区块链则在同一层处理所有任务。文章详细解释了共识、执行、数据可用性和结算等区块链的核心任务,并探讨了以太坊向模块化框架过渡的方式,最后对比了两种架构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场景。
像比特币、以太坊、NXT、Bitshares等这些区块链系统,其本质上是一种加密经济组织,它建立在点对点网络上,是去中心化、无管辖的,由密码学、经济学和社会共识来共同维护。这些加密网络因各种原因有着多种不同的风格——有些基于ASIC的工作量证明(PoW)、有些基于GPU的工作量证明、有些原生权益证明(PoS)、有些授权股权证明(DPOS)、还有我们即将见到的Casper权益证明——这些不同的风格都有着他们的哲学,在学习共识机制的时候,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思想。
参加了Tiny熊老师的Solana全栈开发的课程针对第一课中的共识部分,结合官网和Grok提问总结了笔记,然后将散乱的笔记给Grok再次整理,得到了这个比较通俗易懂的满意版本你的笔记已经涵盖了Solana共识机制和PoH的核心内容,虽然有些地方稍微零散,但知识点都很到位
以技术视角详细介绍PoW、PoS和DPoS共识的技术原理。
你一定听说过类似的说法“比特币的共识机制是PoW”。事实上,类似的说法是不准确的,PoW并非比特币共识机制的全部。
pBFT为什么不要三个阶段,看完你就知道。
一旦你开始进入加密货币领域,你就不可避免地会听到工作证明(PoW)、权益证明(PoS)和历史证明(PoH)等术语。
Raft算法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分布式环境下如何保持集群状态的一致性,简而言之就是一组服务,给定一组操作,最后得到一致的结果。
Raft
本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共识机制是解决分布式系统中的拜占庭将军问题,以及分析了以太坊中的共识机制一般包括最长链选择和一种sybil抗性机制(pow或pos)。重点分析了pow和pos的流程以及设计思想。后续将开始重点讨论智能合约的部分。
北京时间6月23日晚,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团队在 Reddit 论坛进行了第六次 AMA,包括以太坊共识机制、质押、合并、分片、Layer2 、状态管理及以太坊经济机制等众多主题。ECN 对大部分问答进行了筛选整理,并编译成文。需要注意的是,基金会研发团队成员就某些话题存在个人的看法和推测,为避免曲解,请以原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