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详细介绍了以太坊Casper协议的研究过程,特别是2014年秋季对博弈论和经济安全模型的研究。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贿赂攻击模型’解决了长期攻击问题,并强调了激励机制设计的重要性。
本文深入探讨了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 PoS)的设计哲学,比较了其与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 PoW)的不同,强调了PoS通过经济惩罚而非能源消耗来确保网络安全的基本原则。
本文讲述了Casper协议的诞生,特别是如何将Aviv Zohar和Jonatan Sompolinsky的GHOST协议应用于权益证明(Proof-of-Stake)中,并解释了如何设计激励机制来防止验证者被审查。
本文深入探讨了zk-SNARKs技术中的二次算术程序(QAP),详细解释了如何将代码转换为QAP并生成零知识证明。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三次方程示例,逐步展示了从代码扁平化到R1CS再到QAP的转换过程,并介绍了如何在多项式上进行约束检查。
本章节详细描述了Casper在研究权益证明(Proof-of-Stake, PoS)共识机制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解决了长程攻击问题后,发现了传统共识研究的存在和相关性。文章探讨了PoS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区块创建、激励机制、最终性共识等,并介绍了Tendermint协议的简单性和安全性。
本章描述了以太坊研究团队在经济模型假设上的根本变化,特别是从竞争性经济模型转向寡头垄断模型的过程。文章讨论了如何在公有区块链中应用合作博弈理论来分析和设计共识协议,强调了权力集中和卡特尔形成对区块链安全性的影响。
本文深入探讨了零知识证明(zk-SNARKs)技术背后的数学原理,特别是将计算问题转换为二次算术程序(QAP)的过程。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详细解释了如何将代码扁平化、转换为R1CS系统,并最终通过拉格朗日插值法生成QAP多项式。
文章详细介绍了Casper技术的历史和设计哲学,重点讲述了从简单的PoS到现代PoS的演变过程,特别是Slasher算法和安全存款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创造力并非人类独有的观点,通过遗传编程和深度学习等AI技术的实例,反驳了AI无法拥有创造力的观点。文章认为,生物至上主义阻碍了人们对机器创造力的认知,而事实上AI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了创造性。
ViaBTC推出第一批云挖矿合约,使用Antminer S9矿机,提供2.4 PH/s的算力,用户可购买1 TH/s的份额,合约细节包括电力成本、管理费、收益计算及结算方式等。
文章介绍了一个名为Meme Markets的概念,它允许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投资和协调共同目标。结合ArtDAOs的想法,可以创建一个无需人为控制的去中心化经济代理,该代理能自动创作、拥有并尝试销售艺术品。
文章从动力系统的角度分析了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局限性,指出它们只是动力系统的一种实现方式,并非最优的基板。文章还简要介绍了动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不同基板上的应用。
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AI)可能在未来实现人类级别智能的几种驱动因素,包括芯片技术进步、资金的直接投入、去中心化计算的成熟以及没有根本性障碍。文章还讨论了这些因素如何推动AI技术的快速发展。
文章讨论了数字货币中的“无信任”概念,指出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平台实际上是分布式信任系统,而非真正的无信任系统。文章还以太坊的硬分叉为例,说明信任在数字货币社区中的重要性。
文章介绍了TrueBit,一种基于以太坊的扩展性去中心化计算模型。TrueBit通过构建计算市场,允许开发者在以太坊链外执行复杂计算,并在需要时通过验证脚本在链上验证结果的正确性,从而大幅提升以太坊的计算能力。
TrueBit是一种解决区块链计算验证和存储问题的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一个验证游戏协议,使得计算密集型智能合约能够被正确执行,同时将主要计算负担转移到链外,减少区块链资源的浪费。
简而言之,以太坊(Ethereum)是将比特币中的一些技术和概念运用于计算领域的一项创新。
文章讨论了比特币的硬分叉,作者认为比特币的首次硬分叉将是升级而非分裂,并愿意为此押注5000美元。作者还详细说明了获胜的条件,包括95%以上的算力和用户支持,以及比特币价格的上涨。
文章探讨了虚拟现实(VR)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如何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创建新的虚拟现实社区,并对其中的经济、法律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这种结合有望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推动现实社会的变革。
扫一扫 - 使用登链小程序
186 篇文章,1518 学分
48 篇文章,202 学分
7 篇文章,167 学分
4 篇文章,158 学分
103 篇文章,152 学分